我的祖母1921年出生于濮阳县徐镇镇前九章村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在绣楼长大,时人称她家为白楼,也算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当时天下惶惶、四海鼎沸、兵戈四起、八方不宁、军阀变乱、民不聊生。我爷爷比她小一岁,1922年10月初十生,十几岁就结婚了。婚后不久,父母相继离世。没有什么财产,只给他们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弟弟和一个小妹妹。又适逢多事之秋,国运维艰,内忧外患,日寇的铁蹄正疯狂的蹂躏华夏大地。从此就开始了她多灾多难的一生......
呜呼哀哉!祖母一生为家,不辞辛劳,不曾享受一日安康。怎不叫人思之哀伤,痛彻入骨?
五伦之中,亲恩最重;百行之本,孝义为先。虽然阴阳相隔,祖母之言犹在耳边,祖母之行历历在目。人事繁冗,无一日敢忘祖母之谆谆教诲。世事沧桑,岁月流转,不能忘祖母之大爱无边!祖母贤而有礼,宽仁大德,敦睦乡里,仁孝四闻。从不任一己之私,便一身之好。送递和睦,长幼相安。为人处世只循天理,出言说话大顺人心。亲戚邻里,偶有不睦,当事人一筹莫展,她总能樽俎折冲,谈笑间使矛盾灰飞烟灭。见贤而无妻者,促成婚娶;妙而无家者,巧配出嫁。偶有流浪乞食者,不吝馍饭;遇到孤寒无依者,从不袖手旁观。有此祖母,家门幸甚,子孙幸甚!
祖母一生多才多艺。虽然不吃斋念佛,佛祖自在心中。不读老庄孔孟,一言一行无不暗合玄理。不玄壶,金石虫草多为所用。街坊邻里有伤有痛找她,针灸推拿手到病除。帮人接生,使多少婴儿平安降临人世。不是裁缝,几多人的衣服是她做成。不是画家,花鸟草虫、飞禽走兽在她手下栩栩如生,剪纸图样惟妙惟肖。不是绣工,多少人的帽头、鞋头、围嘴、肚兜、衣服上常能看到她的针迹。不是织工,纺线织布、浆洗漂染样样精通,各种花纹的布匹在她手下都能妙然呈现于前。
不亦悲乎!为孙不肖,德薄才庸,情性偏执,不知权从,而至命运多舛。上不能光宗耀祖,下不能福妻荫子。真愧对先祖,无地自容。
提笔涕零,不知所云。惟愿祖母在天国安息,保子孙幸福安康。倘有后辈出人头地,必大慰祖母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