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因为自己支配生活费,逐渐有了想要理财的意识,慢慢对于一些有关财务的书起了兴趣。无意中刷到一个罗伯特•清崎谈论有关于财商的视频,觉得里面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很有意思就决定去图书馆找他的书来看看。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在序言部分就引出一个让所有人都可以定位自己经济来源的工具——现金流象限图,四个字母E、B、S、I分别代表雇员(Employee)、企业主(Self-emplyed)、自由职业者(Business owner)、投资人(Investor)。我们每个人都至少位于现金流象限图4个象限中的一个。
书中明确提出这本书是为了想改变自身所处象限的人而写的,特别是现在是E、S打算变成B或I的人,也是为了那些准备抛开工作安全并开始寻求财务保障的人们写的。
这本书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四个象限的人之间的区别、如何进行个人转变、如何迈向现金流右侧象限。
在提及四个象限人的区别是我意识到了系统的重要性,S和E型企业的区别在于S拥有的是一份工作,而B拥有的是一个系统,他们只需要雇用合适的人去操作这个系统。S一个人就是一个系统,必须要持续不断工作才能获得收入来源,而B可以离开他们的生意,但是因为系统还能够营业。书中的一个例子“你能做出比麦当劳汉堡更好吃的汉堡包吗”,大部分人有新想法和新产品的人都会说能。但是当问“你能够建立起比麦当劳更好的企业系统吗?”一些人看出了其中的差别,另一些则没有。其中差异就产生于这个人的思维在哪个象限。与其重视产品的好坏,象限右侧的人更注重看怎么创造一个系统能够运行。
在讨论如何进行个人转变方法时,也提出一个观点:关注你要成为的人,而不是做的结果。为了去“做”需要做的事,你首先需要“成为”谁。这本书提出了很多人总是追求“做”但是不重视“成为”。比如很多想减肥的人,刚开始做了健身计划,坚持几个星期后,便不再去健身房。如果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必须做的事情,而不是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改变这种想法,很多时候是不会起作用的。好比许多人寄希望于通过购买新的高尔夫球具来改进球技,而不是用一个职业高尔夫球手的态度,思维方式和信念进行训练,拥有一套新高尔夫酒具球技不佳的球手依然是一个高尔夫球技不佳的球手。要思考自己要成为哪种人,这本书讨论如何改变你的核心观念或财务观(成为),以便你能采取行动(做),最终使你实现财务自由(拥有)。
还有一些关于思维的转变,一个人说出的话可以区别在哪个象限,说出的话也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做事效果。书中富爸爸说“一个人所说的和所想的会变为现实”,正如《圣经》“语言会变成血肉,留在我们的身体里。人们总是说“避开风险”,而不是“学会驾驭风险”、“稳妥地做事”,而不是“聪明地做事”、“我买不起”,而不是“我怎样才能买得起”、“太贵了”,而不是“长期看,它值多少钱呢”、“我的朋友们会怎么想”,而不是“我怎么想”。
富爸爸不许“我”说类似“如果我失败了并且再也翻不了身,该怎么办?”富爸爸会说“你任何时候都可以停下来…可为什么要现在停呢”这就好像哥伦布在穿越大西洋的中途放弃,调头返回。两条路中任何一条,都要走同样的距离。在富爸爸眼中,对于失败,不能害怕。书中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伟人经常犯错误,经常要摔倒, 但虫子不会。因为,它们做的事情就是挖洞和爬行。这么多人为钱挣扎的主要原因不是他们缺少良好的教育,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努力工作,而是因为他们害怕失败。如果对失败的恐惧阻止了他们,那么他们已经失败了。”在赚钱害怕失败是一个方面,在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事情害怕失败又何尝不是损失了许多呢。失败也是在成长中的一部分,如果因为害怕失败而错过一些机会,只会停滞变迁,无法得到好的成长。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关于理财、资产等方面的知识值得慢慢研究用心体会。生活本身比钱重要,不做金钱的奴隶,打算按照书上说的一些行动实践,填写财务报表,设定财务目标等更好的管理财务,控制消费习惯,学习新的关于理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