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18】从一道豌豆尖看餐厅的运营

文/Nichole  杂谈/体验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豌豆尖这道菜情有独钟。

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这道菜,味道特别,出门在外,不像在家乡,这道菜其实是比较少的,它在全国范围之内更多的是作为云南的特色菜出现,所以我特别爱云南菜馆。

豌豆尖真的是一档很容易炒的菜,什么都不需要,清炒或清汤就可以。但是吃过这么多饭馆,很难吃到一道可以让我特别难忘的豌豆尖,原因是不够嫩,摘菜的时候大多没有把老的那个茎去掉。

作为一款均价比一般的蔬菜贵一倍的清炒类的青菜来说,它的价格不便宜,平均价位都在38块以上,如果更高档一点的餐厅价格会更高,而普通的清炒的蔬菜是在18到28之间。

但是即便价格比其他的青菜要高,我觉得作为餐厅的运营者,也并没有把这个价格用到它合理的地方,发挥它充分的作用。

我常常吃到,炒得过熟的,或者是说味道过重或者过咸都有可能,厨师发挥不稳定也属于正常的现象,毕竟厨师也是常人,情绪起伏也是在所难免。

但是往往能吃到并没有把老的茎摘干净的,那就有点过分了。厨房的人兴许想着,采购蔬菜是按重量来计算的,现如今如果能入菜的比例太少,那就亏了…我觉得作为餐厅的运营者来说,这样做真是因小失大。

特别怀念在昆明的时候,家后面那条巷子的那个老奶奶自家的餐厅,碟子不大,清炒豌豆尖,三块钱一份,小炒肉六块一份。分量不大,便宜也是其次,可是呢,完完全全摘出来都是那个豌豆尖特别嫩的尖儿那么一小段,而现在大部分在外面吃的至少是她那3到4倍长的程度。

口感能好么。

老奶奶家的餐馆我们常去。一定点上一份清炒或者蒜蓉豌豆尖,有时候吃完还要再来一份清汤的。从那种翠绿青嫩的口感里,几乎能感受到老奶奶种菜的辛劳和幸福。

而因为一道菜而时常光顾一个餐馆的,大有人在,也包括你我吧?相反地,因为一道菜从此不再进一家餐厅也不在少数吧?

这就是我所谓,餐厅运营人因小失大的原因。倘若每道菜都能好生对待,做出它还有的样儿和味儿来,就不怕招揽不了顾客,实现不了客似云来,财源滚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那时的金风吹过大地 田野如父亲黝黑的背脊 他抚摸收获的一垛垛麦子 仿佛抚摸整个生命 奶奶的剪刀泛着岁月的光 剪刻的...
    王子魚阅读 906评论 54 62
  • 看了看自己文章的日期,刚开始的我想的很美好,每个月写四篇,记录自己的生活。但是最终发现一件事坚持下去确实很难,也...
    鸡米兮阅读 133评论 0 1
  • 关于胜利女神的详细介绍,请移步 百度百科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本来,就这幅画而言,我是不想把它归到我...
    powerarmor阅读 1,12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