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影子的人,自己就是影子。”——荷马
作者丨谢丹儒
图丨Neal
1.
有时,看着身边的物件,十四个杯子,几本书,咖啡和烟,酒还剩下三瓶,衣服若干,单反一部,笔若干……就是这些,组成了我生活的大部分。可是,奇怪的是,很多东西我说不上来为什么需要它,或者说,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的必不可少,但我就是通过这些,然后生活在其中,它们是我的生活的很大一部分。
我不知道别人是否也会徒生出类似的感觉:好像一切都无意义,又好像一切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事实上,我年纪已经不小了,很多东西也都丢得差不多了,可是为什么偏偏这些会存在呢?那样的突然,又那样的自然而然。就比如说书。我买了大大小小加起来应该有上百本了,当然不包括电子书,电子书的数量早已是上千了。很多书,我确实是看了,只是回过头去想,这些书真正说的和我所处的环境,或者说现实,关联性并不大。但我还是买了,不仅买了电子书,还买了部分纸书收藏,是特别喜欢的那种,或者说自己认为必不可少的。
按理说,人到了某个年纪,就该学会做减法了。从生命的角度,它就是慢慢的变老,而不是少年时的成长。到了某个年纪,就会很突然的生出这样一种念头来,不会觉得自己还需要成长,或者羞于承认需要成长的事实。更多的,则是不断的审视自己的生活,现实的,物质的,或者说功利的。但不可否定的是,还是会有很多自己不懂,但就是莫名喜欢的存在。比如对美的追求,对艺术、哲学、思想的追求,还比如会或多或少的渴望着某种改变,渴望变得更好等等。
2.
可能,人就是会有着某种倾向,倾向于对意义和秩序感的稳定。所以,就有了诸多的理所当然,有了各种好坏的习惯,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往往这些还都有些莫名不受控制。比如,明明知道吸烟伤肺,喝酒伤肝,可对于某些人来说,若是没有了这些,那就会浑身难受。至于说,第一次吸烟、第一次喝酒是什么时候呢?又为什么呢?可能答案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些好像都并非是自己想要的,或者说,这些后果不会是我们想要的。但还是会这么去做,不是吗?因为习惯,好像就离不开了。上瘾了,有了依赖了,少了它们就感觉生命缺失了灵魂一般。
再说个大的主题,生命的意义。我不知道追问这个意义本身是否是奔着结果去的,但可以想象的,无论是哪一种结论,它都随时可能被推翻,不是在自己这儿就是在别人那儿,或是被现实残酷的推翻。好像它就是会有一种与意义、秩序感对抗的存在,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平衡,至于为什么需要平衡,或者说不平衡会怎样呢?我所知道的是,如果无法平衡,可能很容易陷进某种极端中去,但是如果你仔细去审视,你还是能够从中找到某种秩序感,或者说自以为是意义的意义。哪怕,它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容易被推翻,还是会有的。
我就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过去,我是多愁善感的少年,我从“为赋新词强说愁”中寻得一丝安定,甚至坚信那是我的本性、天性、个性,并以此标榜自己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存在。事实呢?我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极其寻常的人,俗人一个,仅此而已。
3.
回归到现实中,有时我会特别的迷茫,甚至是怀疑。当然,我无法判断这是否属于健康的怀疑,还是仅仅只是我的个人习惯所致。就是这样,好像很多东西突然之间就混乱了,模糊了彼此的界限,处于一片混沌之中,在这混沌之中又有些许可以把握的东西,时而清晰着,时而模糊着。可能,现实就是这样吧?现实本就矛盾密布,又或是,处于复杂的环境中,想要做到简单,那就得懂得很多很多。一如某些言论所言,差一步,就是差很多很多。
其中,我怀疑最大的还是自己。有时,我感觉我是了解自己的,但是这往往又是经不起推敲的。事实上,自己的很多行为、错误,都是后知后觉,甚至后来也依旧觉得不可思议,但它就是发生了,且这样的事情还不断的发生着。这就让我感觉到莫名不安,因为这似乎在告诉我,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虚假的,虚妄的。
大概,内心里还是会有那么一个期望,期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期望着各种期望。这有点像是竞争,对抗,和自己斗争,和别人斗争,和世界斗争。累了的时候,就会想要稳定下来;稳定下来了,又渴望着新的变化。如此往复,累着,却无从停歇,苦恼,却无可避免,既无力,又好像有着无限的希望。
4.
我就是这样,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这样的一种状况:听之任之,不够彻底,不甘心;随心所欲,却也不能够,有心无力。寄希望于某种意义中,却又担心着这种意义过于渺小、卑微。于是,就这样如一叶扁舟,摇摆不定。唯一可以明确的是,它尚未搁浅,但似乎这样的明确也毫无意义。如此,我又该谈什么爱,又或是什么才是真?一切不过是虚妄,荒唐一场。
兴许,正是明确的知道,生命终有尽头,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吧?在尚未发生时,也依旧如同置身其中一般,以幻想、想象、联想置身其中,可事实却也并未抵达。所以,才敢妄下定论,信誓旦旦,许下承诺,也随意的打发着这时光,虚度光阴。就像有时那样自私,有时却也可以为了别人而奋不顾身。说到底,哪一个才是自己,哪一个是真呢?虚情假意的又有多少呢?
是的,正如我以上所述,从这些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不确定、怀疑、忐忑不安,然而也如这些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那般,它也依旧有着其秩序感和我自以为是意义的意义。真理的背后依旧是真理,只是我们活在此时就注定不能完整的看待一生,所以,什么是永恒,什么是短暂呢?大概就如那莫名的爱,不受控制的爱,虚妄的爱,它是爱着的,也是虚妄着的,是不确定的,也是秩序感的,是无意义的,也是意义的。如是如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