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着,每天学点,学着思考着,实践着,回顾着,以自己的节奏往前走着,挺好!今天围观了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集体约练,听到董老师讲到远镜头近镜头看孩子,远指纵观人生发展长河,近看孩子当下的表现。近镜头看指:跟上节奏,同频共振,转变理念,运用焦点,戴上焦点眼镜看孩子,发现关于孩子的“难得”,多肯定和赞美,走进孩子内心,与孩子建立连接,理解共情加引领。近镜头看注意三点:1.改变态度,运用焦点。2.顺势而为,有心无痕。3.带着问题,不断前行。与问题共存,一地鸡毛,就把鸡毛捡起来做个鸡毛掸子。收获很大,今后要时常提醒自己,时常运用!
以下内容为昨晚周五小屋读书会内容,参考了艾老师笔记,学习大咖们!
关于奇迹问句,对来访者来说要回答些奇迹问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当来访者的情绪低落的时候,咨询师需要做的就是接纳他当下的状态,同时告知来访者当下的困境也是暂时的,要用缓和的语气语调,有一些停顿,给来访者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等他的能量足够想到袭击以后发生的场景的时候,再邀请他畅想,袭击以后他有哪些感受,以及周围的人如何与他互动。
关于例外,在来访者以往的人生中,例外,也就是他的成功经验,这些例外有时是刻意的例外,有时是随机的例外。在陪伴来访者的过程中,对于那些随机发生的成功的例外,可以试着引道来访者的注意,让他关注到这些成功的发生是如何来的,把这些随机的例外转换成刻意的例外,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扩大和运用。
当生活中遭受重大打击的当事人,比较不容易去寻找,奇迹发生以后的景象的时候,可以运用评量问句将他的奇迹具体化实际化。记得在读书会上曾经聊过,“奇迹问句是天上的云,评量问句就是登天的梯。”把奇迹问句核平凉文具结合运用,就可以帮助来访者找出生活中真正可以迈出的第一小步的目标动作。
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关于奇迹问句,咨询师永远都不会知道当事人对于奇迹问句的反应,除非真正的去问来访者。
奇迹问句和假设问句之间的异同。当我们用常规的奇迹问句的句式去问我们的来访者的时候,也许来访者会对这样的问题感觉到不适应,如果他不习惯这样的问话方式,就可以用假设问句来转换一下,以引发他对目标达成以后或者是他的困惑被解决了以后,他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用假设问句询问来访者,更贴近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语言习惯,同时也更容易让来访者接受问话的方式。
在我们读书的时候,也可以几本书结合到一起读,融会贯通,可以相互佐证,同时也可以有助我们对一些不太清晰的点做相互的补充。
《超越奇迹》这本书中关于提出奇迹问句的4点理由,1、创造治疗目标的途径之一,2、将奇迹问句看作一个实际发生的奇迹,或是将奇迹问句作为一次情绪体验,3、为例外做准备,4、创造一个渐进式故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