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三跨上岸北师大MAP。

各位学弟学妹们好,我是22年上岸北师大347应用专硕临床与心理咨询方向的rumor,今天主要想给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备考经验。

个人情况

我是应届生,三跨考生,本科是双非院校的工科专业,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备考,也就是从2021年的3月到12月,我的专业课几乎是0基础,没有学过心理知识,但是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我初试总分考了390多分,然后其实专业课的成绩不太理想,在后面我也会跟大家说一下我踩过的坑。

二、为什么选择北师大应用心理临床与咨询方向

选择跨考主要是因为我自己本身对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比较感兴趣,但是我本科是工科专业,没有机会去系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是我以后不是很想在工科行业工作,考研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进入喜欢行业的跳板。一开始我比较纠结的专业有两个,分别是心理和新传,这两个专业都是比较卷,报考人数多,而且跨考难度有点大的专业。最后我选心理是因为经过比较,我觉得心理学专业对自己以后的成长帮助更大,可以让我更了解自己,以后也可以去帮助别人。

心理学考研又分几个方向,比如说ux咨询,bac大数据,我比较喜欢的是咨询和bac,综合考虑了兴趣和就业的问题以后,我还是决定选咨询方向。

专业选好之后还要进行择校,我先锁定了地区,因为不想离家太远,所以目标是北京的院校,再把北京几所心理专业比较好的学校对比之后,我决定报考北师大,因为自己以后还是想从事咨询方面的工作,北师大临床与咨询的培养体系是参考美国咨询师的培养体系的,比较完全和成熟的。

而且国内的许多心理学大牛老师都在北师,我觉得能够接触到的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实习和见习设置也比较的好。

专业课学习顺序和安排

关于专业课,我的顺序是普心和心生一起,虽然北师的大纲中没有普心这本书,但是他的知识体系是比较系统的,而且是心理学的入门书籍,所以也需要去进行学习。

因为早期只需要学习专业课和英语,时间是比较宽裕的,所以我就把普心和心生一起学习了。我当时是上午学普心,下午学习心生,学习方式是读书+做框架,然后听课来进行查漏补缺。

这两本书学完之后,我进行了统计的学习,因为实验和测量中也会涉及到一些计算和统计的内容,所以需要先学统计来打基础。统计的话我自己是没有看书,我只听了课并且做了框架。第一遍统计学完我还有点云里雾里的,不过也不用着急,后面经过第二轮第三轮的学习,统计的知识就掌握的差不多了,学完统计大约是4月中旬,因为实验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少,所以我差不多是同时学习的实验和测量。

我本科当时还有课,所以我会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状态来决定一天学多少,如果状态不好,我就至少要学习一章实验。如果状态不错,时间也比较宽裕,我就会学习一章实验加上一章测量,这两本书的学习方式依然是总结框架的形式。

人格这本书我是最后学习的,大家需要关注一下每年的大纲,因为是有可能更换参考书的,但是如果你已经开始学习了也不用担心,因为知识都是相通的。

下面是我的总体复习进程:


3~5月我做的事情英语主要是背单词和学习长难句;

5月中旬开始我尝试做阅读,是从2000年真题开始做的,也听了一些阅读的课程。

专业课方面就是第一轮过完,列框架。

6月的时候专业课也进行了第二轮的复习,我是又做了一次框架,比第一轮的框架列得更详细,这样可以让我梳理知识,也方便我发现自己哪里理解的还不够透彻,然后我就会再去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这个阶段我还进行了刷题,但是刷的是那种依照章节来做的题,建议大家不要太早去做真题,真题最好留在后面来进行模拟。

8月就加入了政治的学习。

9~12月专业课方面,主要是背诵和查漏补缺,以及在冲刺阶段进行模拟,英语在1112月进行了作文的练习和整体的模拟。

四、备考经验。

大家可以进行参考,但是适不适合自己还是需要自己去斟酌判断。

1、我会定期进行复盘回顾完成的任务,并且对下个阶段作出安排。我差不多每半个月或者是每10天就会复盘一次,并且我会把自己每天要做的基本任务写下来,估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小时,这样的话我就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自己的学习进度,然后这两个图都是我的安排和规划。


这个是我贴在桌子上提醒自己哪天该干嘛了,


这个是我每天具体的任务、安排,我估算每天做完这些任务大概需要6~8小时,如果还有精力再去安排一些其他的学习,如果说做完这些任务我已经比较累了就不会再去学习别的了,然后会选择早点休息,或者出去运动一下,放松心情。

找到了比较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背诵方法,这里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背诵方法是先被整体再打散,先熟悉每章的框架,然后这个是我第二轮列的框架是比较详细的。如果大家觉得手写比较浪费时间的话,其实也可以选择用那些APP或者是软件来写,然后对框架熟悉之后我,再把知识点进行拆分,以背诵卡的形式每天抽取20~40个知识点来默写或背诵,我是把每个知识点以大题的形式写在背诵卡上,然后把它打散再抽来,每次背诵的程度会标注在背诵卡的下面,之后我会把不熟悉的知识点再单拿出来背。


1、遇到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时候自己去归纳总结,这个方法不但可以帮你梳理知识点,也有助于后面背诵。

这个是我当时学信效度,因为它有很多类型,然后我自己理解的不太好,就去列了一个表格,然后再打印出来。


1、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加深理解。比如说像代表性启发、可得性启发、责任分散效应等等都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以及社会新闻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你理解这个知识点,不会容易忘掉。

2、对错题进行归纳总结。我当时是把一个类型的题总结在一起。

备考中做的不好的地方,帮你们避一些坑的。

1、我当时认为大纲上一些边边角角的知识点不重要,我就没有重点去背匆匆扫了两眼,导致考试丢了很多本来能够拿到的分数。当时最后一道大题就是我考前其实本来想去看的,但是我觉得他可能不太重要,结果没想到他就出了大题。

2、资料太多的时候,你就会想都看一看,样的话其实浪费了很多时间,视频和资料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真正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是在自己,尤其是后期背政治的时候,我觉得你只要认准一个老师或者是一个资料就可以了。

3、把任务定得太细,比如说一开始我学习的时候就会细致到几点几分做什么事情,比如说我今天8点起,8:30~9:00必须把单词背完,这样的话如果你中间有其他事情,让你完成不了这个任务,就会导致你后面的任务都没有办法去做完。我觉得比较好的方法就是你把每天要做的任务列出来,但是不要规定自己什么时候拿几点几分必须要做的,你就尽量一天把这些任务做完就好。

六、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

1、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枯燥的问题,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比较爱玩的人,我平时也很爱打游戏,然后学习中学习时间太久了,就会觉得有点学不进去的那种。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的话,我觉得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允许自己休息和放松,不要把任务安排得太过具体和细节,如果说你实在学不下去了,那就让自己去好好的休息一下,这样第二天效率会比较高哦。

2、遇到心理压力大,自我怀疑的时候,我觉得这些都是正常的,你可以去看一看和自己差不多情况的学长学姐的经验,对身边人的影响不用太在意,因为毕竟考试还是你自己的事情。

3、想要放弃的时候,可以看一看自己之前的笔记和已经完成的任务,让自己获得成就感。也可以想一想你考上的生活是什么样,你没考上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这样就可以鼓励自己,还可以把一些可以激励自己的话,贴到自己可以看到的地方。

我觉得考研的日子对我来说就是沉寂了一年,几乎都是在埋着头学习,但是现在想一想,其实还那段时间还挺充实的,感觉自己在默默的进步。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你每天做的任务可能看起来并不多,但是当你越学习到后面,你就越会发现自己能够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然后你也得到了很多进步。

我的经验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祝大家考研顺利,考试加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