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记得从几天前开始,那烦恼丝真是令人烦恼, 沾在皮肤上毛乎乎的,只得从早到晚都用几只橡皮筋束得又高又紧,有点电视剧里道士或道姑的样子。
晨起时,一梳子下去好些头发掉下来,再梳,还是有好些头发又掉了下来。哎,许久没这样了。 天还是这么热,头发又留得有些长,再掉下去,估计道士没了,就剩和尚。
于是就动了剪头发的念头。
看来,人类为了适应环境也是有很多的不得已。
小区门口左右两边的门面原有三家剪头发的。他们开业的时间最长的十好几年,最短的两三年。去年底那家第二开业的店先关,门面很快租了出去;春节后最后开业的店也关了,店铺现在还空着;最后那家也是历史最长的那家,虽说没关门,但也没营业,也没见着店主夫妇和他们的家人,东西原样不动地摆在那里。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店铺租金比关门的两个便宜,面积小还是社区直租。
我想到了开在附近巷子里医院门口的一家店。店主是位女士,年龄与我相仿。之前提到的三家店主都是中年或还可以称为青年的男子。这四家店我都没去过。原因是剪发次数少,偶尔跟个风、大多数也是随孩子。
既然附近的三家店都关着,我倒想看看这第四家店究竟生意如何,手艺又如何。
下午三点多去的时候,店主正为一位老太太在洗发。我站在门口犹豫着,最终还是走了进去。
店不大、设备陈旧、冷气很足。老太太头顶秃得厉害,四周的短发也没多少了却染得很黑。她俩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当官、结婚的话题,扯到了前独身女总理,老太太直感慨。
没一会又进来两位女客,其中一位年轻一点的与老太太是熟人,话题迅速地扯到了这女子丈夫身上,听得出她刚从省人民医院回来,老公肺结节癌变,做了手术,年龄约在六十岁,因这女士说能再活个十几年七十多就知足了。
又是一位肺癌,我升出了一种不适感,想走,站了起来。这时,老太太也站了起来说:好了。店主示意老太太坐下,喷了发胶,又吹了吹,才说可以了。
老太太临走时说自己今天过生日,要出去吃饭,原来老太太活得这么有仪式感。我来的目的是为了头发不掉得像老太太,于是还是坐上了那把椅子。
期间,又有两位男士探头询问,显然是老客户,店主让他们迟些时候再来。
如此这店生意不错,卷王胜出。老太太付的十二元,我付了十五元,估计熟客享八折优惠。
剪发后头发自然掉得要少些,因为一根没那么长,看起来也就没那么多了。
天依然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