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课堂进行时】自读课应姓“自”

自读课应姓“自”

统编教材系统对自读课文的处理,有其特有的要求。用好教材,处理好自读课文,也应有姓“自”的路径。自读课要做到两个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把前两篇课文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自读之中。自读课上成教读课,显然忽略了教材对课型的规定性;自读课让学生放任自流,更是对新教材系统的歪读。

《雨的四季》是七年级第一篇自读课文,做一些尝试。

运用工具书自己解决生字生词,扫除阅读障碍。无论是教读课还是自读课,都是需要养成的习惯。学会用好工具书这是学习的基本技能。

这一课,教材有旁批,提示性旁批和提问式旁批。学过了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一是整体梳理文章的结构,把握每一部分的中心内容;二是从内容、情感、结构、写法、语言等角度赏读段落;三是抓住关键词。

这一课,让学生先读起来,朗读好每一个段落,放声读,默读,理清行文思路,把握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

这一活动,显然没有难住孩子们。

用好旁批。第一段有旁批,我们能不能模仿着给课文的结尾两段写写呢?也用四字短语,但得自圆其说。很自然,形成了这样的三组:总结全文,呼应开头(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升华情感;转换人称,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学生说说,议议。从文章中来到文章中去;还和《春》《济南的冬天》比较比较。这三组,我有意分类板书,是告诉孩子们看一段话进行分析理解的三个角度:结构,内容,写法。

四个季节的雨,你能不能抓住关键词,概括四季雨的不同特点。读进去,这是关键了。关注形容词,体会情感。这一环节似乎也并不难。难在对冬雨(雪)特点的提炼。

布置一个作业:四季的雨,选择其一进行赏读,关注两个点:1.段内层次;2.语言品味。

黄绮晗:

图片发自简书App

瞿天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曹晨希: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没有完。我倒是希望,初一的孩子能用初一孩子的视角读文赏文,读出文中的雨读出自己的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深夜到来时,自己总是莫名的烦躁和激动。 是对自己今天逝去的时光的追忆 也是对未知的明天充满期待。 多年来未写字,却...
    candylovessunny阅读 236评论 0 0
  • 今天去图书馆还书,然后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我竟然没有把书签——我男神的照片拿出来,我的天哪,希望下一个借到...
    一毅等灯阅读 228评论 0 0
  • 小姨夫身穿一件开襟黑色加厚羽绒服,鼻梁上架了一副黑色眼镜。素描铅笔画般单调的冬日背景下,这样的黑色显得格外醒目。...
    crystalia阅读 239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