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延禧攻略中的娘娘们如何理财

前两年大火的《延禧攻略》大家都看过吧,我有个同事特别迷这个剧,甚至看了五六遍。我看电视剧最多一遍,一旦知道结局就不想再看了。这里面,有看到宫斗的,有看到莫兰迪色的,今天都不说这些,我只想说说我在理财班学到的娘娘们的理财观念。从这个角度,重新看人物,也蛮有趣的。

图片来源网络


富察皇后:理财小白

剧中温柔贤淑的富察皇后,应该是很多男人眼里完美老婆的化身。她出身名门、温婉可人、多才多艺,还特别善解人意,具备了所有女性应该有的优点。但就这么一个美好的皇后,最后下场那么惨烈,儿子被害,自己坠亡。所以说,女人还是不要那么懂事,善良但要有锋芒。

有点跑题,说说富察皇后为啥是理财小白呢?她的理财观念和大多数人是一样的,能省则省,勤俭持家,主要通过节省开支和变卖旧物获得收入。为制止宫中奢靡之风,她以身作则,节省开支,鼓励后宫嫔妃们不戴珠宝玉翠,凤袍常服不用金丝银线,一切走朴素风。为了救济百姓,她令内务府清点库存旧物,清仓变卖,得来的钱,全部捐给善堂,抚养无家可归的孤儿。通过清理手上现有的固定资产,将不必要的部分变卖获得现金流。

像不像天天叨叨让你少花钱买衣服的爸妈?像不像在闲鱼上处理旧物的我们?当然,能做到第一步开源节流已经很好了,虽然是小白阶段,但已经具备理财意识了。

这样的理财方式,从短期看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如果只把开源节流跟节俭挂钩,局限性很快就会暴露出来。以富察皇后为例,个人身体力行虽然容易,但想在六宫上下推广,有一定难度,而且单单靠省下的钱毕竟有限。从普通人的角度说,再节俭也有个度。如果一味节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就得不偿失了。

娴妃:理财达人

娴妃也就不用多介绍了,她的命运在剧情的前半段,是非常悲惨的。弟弟病死,父亲锒铛入狱,母亲听闻受不住打击,直接撞墙而死。再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经历这么多变故,又饱尝没钱带来的苦难,也不由得性情大变,好人一旦彻底变恶毒,是非常可怕的,大概就是常说的别把老实人逼急了的意思吧,只不过娴妃的手段更加高明,一步步向她想要的前进。

虽说娴妃变成了腹黑女,但是理财是有一套的。看来只漂亮、善良、聪明还不够,还要脑子活,财商高。娴妃从富察皇后的理财小白阶段,进阶为理财达人阶段,主要靠经营有道,盘活资产。

首先,娴妃开启护城河治理的大项目,充分运营这个能生钱的资产。莲藕、菱角用不完的就卖掉,还能养鱼等变卖换钱。这样除了基本养护开支,每年还能有100多两的收入。虽说收入不多,但她成功将护城河这一固定资产盘活成了投资性资产,并顺利转亏为盈。用现在话说,就是盘活存货加多元经营。

其次,她主张把宫里的荷花池出租,租金作为一个补充现金流的进项。一个闲置资产,只要肯动脑筋,都能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想一想自己有什么闲置资产能够出租、出售吗?比如,用不上拿按摩椅或者跑步机赶紧处理掉,闲置的房子赶紧租出去。

再有,也是贤妃最厉害的手段,就是善于利用资源。娴妃向太后提议开粥棚赈灾,但是不动用国家的库银,而是开了乐善好施的先例,让有钱人捐款。这就是经济学里提到的交换思维。富人们可以通过捐赠向朝廷示好,朝廷也可以用他们的钱建立威信。彼此互惠,本质就是交换。

她最英明的地方,就是永远能从皇家身上找到资源,换取自己想要的目标。赈灾的钱,就是用皇家的爱心项目去换取的。她还规定,除了10岁以下的孩子和60岁以上的老人,其他人只能通过搭建粥棚来换取赈灾粮。她需要劳动力就用粥棚物资去换取。以资源交换资产,再以资产交换资源,层层递进,比只会用自己手上的钱办事高明的多。

无论是护城河还是赈灾施粥,对于朝廷来说,以前都是负债项,现在都是盈利来源。

魏璎珞:开挂达人

魏璎珞,从小小宫女位至皇贵妃,一路野蛮成长,有勇有谋,聪明强大,恩怨分明,从不向恶势力低头,最终宠冠六宫,成为群妃之首。这也离不开她的一项特长,有超强的绣功。

如果不是因为绣工了得,她不会得到嬷嬷的重用,也不会有机会到皇后面前卖弄小聪明,成为贴身宫女,顺风顺水走上升职加薪的路。

想想现实中的我们,真的一无所有吗?能比刚入宫的魏璎珞还一穷二白吗?一切的启动项就是自身的技能和资源,看看自己还有什么现有的资产和技能没有被盘活,有什么一技之长。用资源换资产,才是真正值得收藏的行走江湖之道。

原来一部电视剧,也是可以看出这么多门道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