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 天)《齐鲁晚报》青未了·心理版2014年9月7日
微信的风靡程度,让任何一个流行时尚逊色。有数据显示,自 2011 年 1 月微信正式发布至 2014 年 5 月 22 日,用户数量超过 6 亿,锐不可挡的“信”文化,前所未有地冲击着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也滋生了众多迷恋成瘾的“微信控”。人们开始探究,享受这份高效便捷的同时,如何不被微信“绑架”、“异化”,不被其“奴役”呢。
微信与“微信控”之怪现状
烦。被称为“微信控”的朋友,手不离“信”地开启“信”生活,吃饭穿衣、交友应酬,到哪哪玩、遇见谁谁,各种秀各种晒各种感慨评论,包罗万象、姿态万千。还有匪夷所思的“一方有难、八方点赞”场面,以及莫名其妙的“点赞之交”如潮水般涌现,让“微信控”们既有大开方便之门之畅快,又陷入又爱又怕、不胜其烦的境地。
装。“盘点朋友圈的 N 宗罪”的网络文章如此说:“微信啊,爱你爱得那个累啊 ! 已经感到审美疲劳了有木有?圈里那些吃货党、自拍党、爱心党、养生党、鸡汤党、母婴党、谣言党、求赞党、不转死妈党、诈骗党、游戏党……各种派别争奇斗艳!曾经我们为了找存在感发文、点赞,如今我们在茫茫朋友圈倍感虚无。”
编。这里主要指瞎编乱造。“红楼梦的朋友圈”中,黛玉对宝玉说“呵呵,宝姐姐逢人就点赞,看来也不是白点的”。“假如民国有微信”里,林徽因跟陆小曼说“你若安好 , 那还得了!”还有“假如唐僧也玩微信、水浒有微信”等花哨纷繁。轻松一刻后还是有些恐慌,我们宝贵的经典啊,经多方演绎调侃再被微信呈几何倍数地传播,命运将何去何从?!
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 2014 年 8 月 7 日发布“微信十条”,会不会开启清朗的新“信”时呢?“微信朋友圈十大陷阱”一文的小编友情提示:“人生就像朋友圈,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奔向哪个坑。不妨擦亮眼睛,看看这些坑:代购陷阱、二维码陷阱、盗号陷阱、感情陷阱、集赞诈骗、爱心陷阱、社交游戏诈骗、求职诈骗、话费诈骗、假公众号陷阱。”
微信还是“危”信呢?
满眼尽是“低头族”,十之八九“微信控”。早有细心人士按沉溺程度将“微信控”划分为八个别,从“只看图片和信息不说话”的初级阶段到“遇到自己喜欢的才回复、转发”,再到“休息时间全占用”、“工作时间也在聊微信”、“双休日不休息,随时都在发微信”的中级阶段,逐级升温至“熬夜都在玩微信”、“半夜还要刷新朋友圈”、“日夜颠倒刷微信的‘重症’患者”。甚至,还有危言发聩:国人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看微信,姿态何其相似!
“狂刷”与“滥晒”背后探究
微信作为简单的社交通信工具,因满足了“被关注”、“被称赞”、“被认可”的内心诉求,使许多人爱不释手,无法自拔难以割舍。其实,没有谁能真正绑架你的生活,只是你的心和思想在作祟。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外经贸大学教授郝旭光认为,“微信控”们的典型特征是“狂刷”与“滥晒”。“狂刷”源于人们对安全感、归属感的需要,“滥晒”则源于人们对被关注、自我价值和成就感的渴望。人们对此乐而不疲的深层心理原因是归属感的获取。微信的“各种群”提供了一种能够使朋友之间增加社交往来、增进相互了解、相互接纳、相互认同的平台,营造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氛围,满足了人们的归属需要。
心理辅导专家钱国正认为,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朋友少,可支配时间也少,微信中的摇一摇、朋友圈能给人带来放松、缓解心理压力、暂时逃避现实社会的心理体验,因此受到青睐。“微信控”们沉溺其中,如果任其发展,会导致其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和衰弱,甚至对家庭和亲情的淡漠。长此以往,甚至会形成一种心理障碍,变得“不会说人话了”。
心理学者韦志中表示,“狂刷”源于人们的空虚和渴望交流。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总是害怕孤独,但现代社会造成的隔阂,减少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忙碌的生活让人“孤独”的时间越来越多。当微信或其他网络社交软件营造了一个活跃而熟悉的群体时,“孤独”会促使人一遍一遍地刷,就是想看看微信里朋友圈里的“朋友们”在干什么,将自己置身于微信的环境中,并且在点赞和评论的过程中,与朋友产生互动和链接,让自己与朋友和熟人更加贴近,以驱散自身的孤独感。
微信圈的形成也遵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规律,“微信控”们在这个平台对号入座,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寄托,找到了平衡,也顺便给虚拟和现实中的自己涂上了一层保护色。心理学把这称做“投射效应”,意思是以己度人,认为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是习惯于把自己的某种情感、意志、观点或某种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自控带你走出“微信控”
“知己知彼 , 百战不殆”。“微信控”们受制于微信,被微信“俘虏”,如果能化被动为主动,辩证地看微信,多一些内省和内观,一定可以提高自我支配和自我调节的自控能力,主动掌握自身的心理与行为。
有了良好的认知,便能获得平和的心态。作为全新的社交方式,微信方便快捷,“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让天涯变成咫尺,让人际关系和视野更加开阔。从功能角度而言,还满足了社交、营销产品、传播品牌美誉度,甚至理财、购物等需要。但过多依赖,会囿于此。过犹不及,不加辨别、毫无节制,“一刻不玩如隔三秋”是万万不可取的,经常出现幻听、身体僵硬、神思恍惚,茶饭无心等“症状”更要主动寻求心理上的帮助和疏导。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微信始终是一个工具,在这个信息严重过盛的时代,信息碎片可能会以偏概全,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更犹如食物中的零食或快餐,不能真正给予人们强大的生命滋养,应该理性地驾驭。
理性掌控微信,需要擦亮一双慧眼,有所取舍、有所甄别、适度“屏蔽”。距离产生美,把握好使用时间,也是与其安全友好的相处之道。“成就”为“微信控”不是一朝一夕,有所改观也不会一蹴而就,多运动、多交朋友,重拾人与人、面对面的情感沟通也是必须的,把目光投向远方,关注如何提升在现实中的交往技能,在虚拟与现实社会中找到契合和平衡。广东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马健文给出这样的建议,“如果被一些‘垃圾信息’所困扰,不妨找个时间给朋友圈来次清扫,果断屏蔽‘垃圾制造者’。调节自己的心态。对过多信息感到烦躁,说明你的心累了。此时不妨放下手机,出去走走,放空自己,给精神世界留一个空间。生活中有太多比刷朋友圈更重要的事,比如面对面地交流,维护好线下的朋友圈”。曾有人把使用微信的快感与“君临天下”作比,那么,我们势必拿出主人的气魄,让微信回归它应有的轨道发挥应用的作用,乖乖地服务人民大众,为我、为你、为他(她)所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