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为何难振兴?

一些东北地方干部提及东北振兴话题。他们认为,东北难振兴,绝不是东北人不行。之前网上有人说东北难振兴,是因为东北是人情社会、官僚主义风气重,这是典型的因果倒置。其实,深圳等沿海城市在发展起来之前,也是各种讲关系。(这多少反映出他们的一些焦虑和牢骚心态。)

他们反映最多的有两个问题,一是人口流失问题突出。据第七次人口普查,2010~2020年十年间,东北三省减少了1101万人(现今总人口数为9851万),其中吉林减少337万人(现今总人口数为2407万),离开的大多都是青壮年劳力和知识精英。可以说,东北比全国更早、也更猛烈地面临老龄化社会的冲击。

另一个是营商环境差,缺乏经济活力。投资界流行“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这是因为,东北电价贵( 地广人稀,用电分散,电力传输过程损耗大,进而拉高电价 )、运费高(是全国平均价的1.7倍),建厂成本多(每年有6个月冬天,增加建筑难度不说,还得多出一笔取暖费。)这么算下来,如果没有别的优惠政策或特殊原因,哪个企业也不愿意去东北投资。

冲锋号吹得再响,后续粮草跟不上也不行。如果不能有效扭转上述局面,东北将很难实现振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