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感觉就很好了。
生字本、《阳光同学》、拼音小测、单元卷,有上交情况登记,有批改和讲解,也有更正及反馈,落地的踏实。
虽然是周一,生字本却并没有错成灾难,我甚至送出很多小红花。说明纪律好了,上课有效。当然,一些旁敲侧击的作业(导图,书法,讲生字)也起到一定作用。
经过这两个星期的大规模“留堂” ,我才看见上学期自己对学困生有多佛系:中等生容易犯迷糊,偶尔留下辅导辅导;后进生完全不理,期末一时兴起辅导+谈心+鞭策,效果有但甚微。
大量的时间花在催促放学、监督扫地,但一般最后还是得自己搞一遍。很累,低效,又耽误辅导。
这学期定了一个规矩,留下的同学要马上收拾东西坐到旁边两组,中间留给值日的同学扫地和摆桌子。值日的顺序也做调换,先扫地,再拖地,最后摆桌子,大组长要保证整个值日在15分钟内完成。
把摆桌子留在最后一步,就算扫得不干净,起码整个班看上去是整齐的;加速值日也能减少放学后班里无关辅导的人数,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实施下来,值日的问题解决了,留堂效率也高了很多。
最近的一个问题是,发现班里有一两个非常拖拉的同学。
像玩捉迷藏一样,盯着的时候写几个字,离开了视线马上开始偷懒或者跑出去玩。常常很凶地叫回来,他笑嘻嘻地回来,不一会儿又跑走了。
试过聊一聊,半恐吓半劝导地把他说得眼泪哗哗直流,但总体感觉付出大于收获,很心累。
今晚看见一个老师也碰到这样的情况,她以心得的方式呈现出来——不急躁,语气温和而坚定。看完直拍脑门,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呢?想让他快一点,自己却先着急上火。
明天我就试试,只要不生气,就有的是办法治这几个小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