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于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禅灯梦影》封面上写有这样的字句,于是,怀着好奇,打开了书页,抱着翻一翻的心态。看到代序是《我与弘一法师》,仔细读了,但是理解得并不透彻,主要原因还是自己的经历并不丰富,而且这样的人生领悟并不是一般人看了读了就能真正懂得的。
其中说到人的生活分作三层:物质,精神,灵魂。仅仅的这几个字,却是人们都在追求的,都在不断的向上爬。可是,我以为,世俗之人能把第一层达到都实数不易,何况上层乎?
我在这里并不是说要达到怎样的境界才如何。弘一法师的”人生欲”很强,也就是追求灵魂生活的欲。可是我想说,也许这样的“人生欲”我们没有,也做不到,但是,有一点我们都可以而且一定要学习的一点就是无论做人与做事,一定要做得彻底。里面说了一句“喝花雕的人,颇能理解喝高粱者的心”,我们世俗之人也许都不能理解那二者的心,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气息,并可以以这种气息来养自己的身及心。
佛法精深,并不是读了几本书就可以说懂得,也不是了解了几个高僧就说理解,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对佛的理解看法,但到底什么才是值得世人去追求与探讨的呢?谁都不能说自己想法能将所有人渡化,因此,我们只需跟着心走,能寻一处净土便好。
“问:人不信净土,恐只是本来福薄?答:此言甚是!”这是莲池大师的看法。此言收录在《禅灯梦影》的晚晴集中。是的,随着当今时代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心灵能有一方净土实在难得,因此,对那些没有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的人来说终究还可以说是福薄的。
弘一法师,李叔同,有许多佛学著述,浅读下来,明白了许多之前对佛误区之处,也算是有一点常识罢了,但其中深意是我远远不能理解的。
文学诗词作品,它的好,我想用一个可以形容:真。用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八事”中的第四事,即:不作无病之呻吟。每件作品,每个字,都是在经历了之后,实有感而发,只有这样,才有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岁月淘洗的可能。
以前历史老师对我们的作业都会仔细看,看什么呢?看字。字如其人,人正则字正,人不正则字不正。这就是说,在你的行为中体现的是你的人格魅力。
那什么是人所追求的境界呢?
佛家说,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执着。执于生, 执着于死,执着于爱恨别离,而所谓修行就是为了灭尽执著,可是这灭尽执著本身不也是最大的执念和痛苦么?
可是道家所认为的境界是这样:道家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既然是顺应万物自然规律不加干涉,为什么佛家又会去想要普度众生,干涉人本应该经历的一切痛苦呢?
而对于自己来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所处于什么境界。其实我知道自己不对 ,没有好好的对待自己,,他们说我太过粗糙可是我总归不属娇贵。其实我对自己很简单,简单如同杂草,有风有雨有阳光,就可以生长。
俗中的我们,如果能做到彻底,也便是可以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