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已即将过去72小时,朋友圈里那些对新年的规划展望以及相互祝福的语言已经慢慢失去温度,一切都将陆续恢复它原本的样子。我有个习惯,总喜欢在新年伊始的时候利用短暂的假期翻箱倒柜对陈旧的东西整理一番。或是归置衣柜里那些堆叠已久的服装,抑或是收拾满屋子犄角旮旯里那些落满尘土的杂物。而今年,大概是因为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吧,这事儿也便放了下来。前夜我无端的失眠,当拿起手机机械般的打开微信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微信好友如此之多,正需要整理,于是花去一个小时,对之进行一番标记与梳理,由此而引发了我当初为什么用微信的思考。
话说这个年头,微信已经是一个超越了手机号码的通讯方式,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见了面,都已不常见到互留手机号码的情形,取而代之的是相互“扫一扫”。我们曾为了给自己开辟一块私密的社交领地,而逃离了QQ来到微信,因为我们不愿那些无论认识或不认识的、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能通过QQ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偶然或有意的窥视我们的一举一动。但随着微信越来越流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似乎再也避不开微信了,“加个微信”成了人们相互认识的标配。微信里的好友开始越来越多,而在微信上能时常联系的却越来越少。
微信好友中应该有不少是我们的同事。这其中包括每天并肩作战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曾经一个战线的、甚至个别可能此生难以再见的。因为同事这种特殊关系,所以这往往是我们在微信里想爱却不敢爱的那一群人。因为大家都懂的,各自的真性情、真感受许多时候都不适宜在同事这个范围内表达,就如同我们在现实里压抑着掩饰着一般,在微信里我们同样不能放的太开。因为我们相互进入对方的私人领地,使得我们在发朋友圈时常想发而不敢发,发了还须种种掩饰不知所云,工作关系特殊的可能还得相互屏蔽朋友圈,或者时常言不由衷的点个赞,大抵许多人都有此感受吧。其实,同事在QQ上沟通工作就好,说我们想说的,说我们该说的,微信本该是个人的一块私密空间,何必在这里相互煎熬苦苦挣扎,当然如果愿意做个交心的朋友,不在这讨论之列。
微信里少不了应当还有那些在工作中曾发生或多或少或浅或深的业务往来的人,姑且将其概括为商务对象。这里面或许有些人为人实在,至今虽已无业务往来但仍可做个不疏不近的朋友,偶尔可寒暄,甚至可小酌,让人心中聊以慰藉。而有些人不免也是极端的势力者,联系业务时可以和你拉家常谈理想,恨不能以兄弟相称而两肋插刀,更不必说你在朋友圈凡更必赞。可有朝一日没有业务关系时,便再也觅不到他的一根寒毛,那赞就成了这关系里的奢侈。当然这一切皆可理解,这才是商业世界的本质,既是利益关系,就让它赤裸裸的倒也好,只是当时何必互相闯进对方的私人领地呢,这种关系有电话联系就足以,还可省却各自日后屏蔽、删除的麻烦,何乐而不为?
微信里恐怕还有很多的一众,是我们的各种同学,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大学的。虽然加了这些同学,但其实平日里说话交流的可能并不多,甚至大多数是通过同学群才联络上的,也是由于各种原因才相互加上的。这其中可能包括了我们曾在不同时期暗恋或明恋的女生、睡在上铺的兄弟、学生时代关系相熟的故知,我们对他们有着美好的回忆。总的来说,同学应该还是很亲切的,不论熟悉或不熟悉,曾经在一个教室里度过的时光都是今生的一段缘分。但毕竟岁月最终改变的不会只是我们的容颜,同学群里的装X炫耀在所难免,朋友圈的内容填不平内心疏远留下的沟壑,微信的红包也未必真能拉得近我们的渐行渐远,所以早就有高人总结了同学之间的感情——相见不如怀念。
亲人与好友,在我们的微信好友里只能占到极少数,那是我们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一类人,或许我们来到微信本就是为之而来,我们本希望远方的亲人看到自己的朋友圈就依然知道自己一切安好,希望亲密的朋友和自己即便天各一方也能即时分享那一刻快乐或悲伤的心情。然而今天,我们往往在微信里复杂的人群关系负担之下不敢去分享和表达了,我们往往在被铺天盖地的无聊信息刷屏之下,懒得掺和其中了。于是,我们渐渐变成了那个在微信中懒得说话,不愿分享的人,本该温暖的关系或许也在这种无奈的冷淡中失去了应有的温度,我们更加孤独了。
其实往往许多时候,我倒不介意在微信中加个别偶然邂逅但此后并无交集的陌生人,因为相互之间既无利益往来,也无错综的关系,反而可以相互坦陈相见,聊得来几句的话还可略略感受别人另一种不同的人生,如同在喧嚣烦杂的闹市中,却遇一僻静茶摊,坐下淡淡小酌两口,身心俱可放松。我想这才是微信应该有的社交属性,如果张小龙愿意,我希望可以和他谈谈,当然是只谈情怀不谈赚钱。
自言自语
你觉得微信里最有用、最有趣的功能是什么?
当然是“摇一摇”,没有它,哪有微信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