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知道读书很重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但你是否有这样一种感受:读的书明明不少,但好像自己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又或者是,根本就没读什么书)
分享一个读书方法,希望能帮你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读书五步:问,找,读,用,盘
1,问:找到自己当下最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银河补习班》电影中有一句话:人生就像射箭,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那每天的拉弓又有什么意义。
问,就是让你去找到自己目标,
在大学的时候,跟一位朋友说到终身学习,他说:读这么多书,能帮你挣钱么?
我当时很想反驳,但却一时又想不到一个理由。
后来我发现,我们读的书,学的知识其实大部分都没有教我们怎么去挣钱。
自己以前读书就是没有去问自己想解决什么问题,经常看见别人推荐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但其实每个人面临的问题并不相同,一本书可以解决别人的问题,但不一定能解决我的问题。
读书之前,你需要用笔写下当下最想解决的三个问题(真正的问题),然后用选一个。
为什么选一个呢?你听过多米诺骨牌效应吧:一个骨牌可以推倒比它体积大50%的牌,但如果同时把所有的牌都摆在你面前,你想要同时去推倒是很困难的,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
2,找:找到能解决你问题的书
买一本书,花的钱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我们读这本书花费是时间和注意力
每年都有很多书籍出版,但并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我们去看的。
如果读到不好的书,那我们之后可能还需要花时间去把它吐出来。
那要怎样去找好书呢?其实也很简单
看书单排名,一本书如果能被大众认可,那说明这本书是确实对大家有帮助的。
找相关领域的顶级人士去学。试想一下,假如你学乒乓球,你是愿意跟国家教练去学还是跟你体育老师学呢?即使都是学到1/10,那两者的差距也是天差地别的。
3.读:带着问题去读
有个心理学概念,视网膜效应:当你自己拥有某样东西时,你会比平常更容易发现这样东西。你穿了双AJ,出门发现满大街都是AJ;换了个Iphone,发现地铁上用Iphone的人怎么这么多。
这个概念用到读书上也是受用的,当你带着问题去读的时候,往往会更容易发现解决你问题的答案。
一字一句的读,不要跳读。
这个时候你肯定会问:啊?这是不是也太慢了。
为什么呢?你好好品一下这句话,当读你完话这句的时候,如我果不说这句话字的排题序有问,你不是是续就继读去下了呢?
这是因为在这么多年的阅读后,我们的大脑已经有形成将文字自动排序的能力了。这可能就会导致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跟我们理解的不一样。
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市面上有很多教速读的,但我们的目的不是读多少本书,而是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带着学到1%的心态去读
有些书是耗费了作者大量的研究而成的,我们不能奢望看一遍就能把这本书都吸收,这其实也有点不太现实。好书是值得去反复读的。
4.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学到的知识,如果在我们需要用上的场景没有排上用场,那么这个知识就是惰性知识,白白占据了我们的大脑内存。就像你知道了一个如何训练腹肌的方法,但你不去实践,腹肌永远也还是九九归一
知道了这点,我们在学习到一个新的知识点就可以计划在下次怎样的场景中去使用并去实践。
5.盘:干干巴巴的,盘圆润了
复盘:古人下棋,下完一盘后会再按照原来走的每一步再走一遍,然后去思考每一步走的是好还是不好,好又好在哪,不好又不好在哪。这样可以总结经验,进步更快,是不是有点像牛反刍的感觉。
还是拿健身的例子:你学到一个练腹肌的方法后,也去用了,但发现这个方法训练的强度对自己来说有点太强了,那是不是可以适当调整减少训练的组数或每组的数量呢?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读书五步法:
问,找,读,用,盘。
记得细细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