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妈妈,都是经历了十月怀胎的骨肉相连,哺乳期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睡眠,产假结束后每天在孩子的眼泪和不舍中离开家去上班,下班后推掉所有的社交聚会,只为回家把宝贝抱在怀里,给他一个充满了爱的亲亲。
随着这个小baby慢慢长大,已经是一个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了的时候,他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张,可能就在某一个稍不顺他心意的时刻,这个小朋友会突然对你一声怒吼:我不喜欢妈妈了!
想必,这对于每位母亲来说,多少都会有点心碎的感觉吧。
其实,妈妈们面对这种情况,大可不必太过玻璃心。
孩子三岁,进入语言敏感期,开始学习、运用各种词汇,其中,孩子会对一些狠话、脏话特敏感,他们会敏锐地发觉这些话似乎格外“有力量”,于是轻没重、没心没肺地使用,这个时期也叫 “诅咒敏感期”。
比如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小朋友笑眯眯的说着 “臭爸爸”、“坏奶奶”,甚至萌哒哒的说着“打死妈妈”,对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来说,这只是玩一个游戏,观察着大人的反应。
大人的反应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觉得童言无忌,象征性的呵斥管教两句;
还有一种家长会特别敏感,把这样的话看作洪水猛兽,大发雷霆,让孩子不会再有第二次这么讲的胆量。
其实,这两种都欠妥,要知道,小孩随便一说,大人认真你就输了。
大人反应越强烈,就越容易强化孩子使用,他会在无意中建立起“我只要这样说”,就能“吸引大人关注”的条件反射,会让孩子产生“这些话果然厉害”的心理暗示,再遇到让他愤怒的场景的时候,他会知道说这些话,是非常有力量的武器。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妈妈们不要太敏感,这只是孩子正在用各种试探,去了解语言,了解你的底线。经过他无数次的试探之后,孩子会找到真正有力量的,友好的,洋溢着爱的表达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如果这个阶段持续时间过久,当你发现孩子已经具备了理解力,清楚了规则和界限,依然在说狠话脏话,那表明孩子在用这种激烈的方式,挑战规则,宣泄不满,赢得权力。
这种时候,家长就要反思一下自己了,是不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控制欲过强,忽视了孩子真正的需求和渴望。
要知道,孩子的每一句“我不喜欢妈妈了”背后,真正在呐喊的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孩子在用这种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伤心,对自己遭受待遇的无能为力,表达自己想不被控制,自己为自己做主的渴望。
这种时候,家长不妨反思自己的同时,改变一下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首先,在孩子说“我不喜欢妈妈”的时候,妈妈不要陷入孩子的情绪,去跟孩子掰扯妈妈多么不容易你不喜欢妈妈就是你不对这样的道理,妈妈要做的事克制情绪,回他一句战斗值极高的一句话,“你不喜欢妈妈,但妈妈还是喜欢你啊。”
然后,蹲下身子,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讨论他内心的感受,孩子感受到你的理解和爱会很快平息情绪,这个时候再引导孩子提出他对这件事情本身对解决办法,你们再来讨论,共同制定解决办法。
最后,“我不喜欢妈妈了”这句话也不能就这么过去了,相信在妈妈们心中它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过去的,可以在半天以后或者第二天再回过头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来说“你昨天说不喜欢妈妈了,妈妈很难过。”相信这个时候没有情绪的孩子子一定会告诉你,他有多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