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不劳而获"

不劳而获,自古有之。却在当世,人们的行为却赋予了它特殊的内涵。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当世已较之以往,已发生了巨变。这也正是人们的行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就说互联网吧,好多人想通过这一前无古人的方式为自己谋取到自己需要的资源,这无可厚非,可人的下意识或无意识的却是:不劳而获。正是由于有些人利用人们的这种先天性,利用一些人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利用自己精心罗织的谎言,精心制造的诸多骗局,吸引他人前来就范。套用一句话:存在即是合理。骗局的存在,当然也是为了一部份意志薄弱,贪图天上掉馅饼的人而存在。所以,有些人就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卖了还在替他人数钱。面对清醒的人们的质问,他们却那么理直气状:你们不是说网络是一门快速赚钱的新路子吗?刚开始那么让人向往的生活,我还未坚持多久呢,有失败也再所难免啊,你们现在要阻挠我,等等。人们的不劳而获的心理,成就了眼下的网络诈骗,养了一大波懒人与罪犯。正是由于他们的不劳而获,给自身也给自身所处的环境造成了困惑,滋生了悲剧的起源。不劳而获,是一个人的消极思想在做祟,而思想决定行为,故有此行为也不足为怪了。现在的人们,感觉从一出生,就在不劳而获。婴儿时,母亲喂乳,父亲洗尿布,哪怕一声啼哭,也会让父母揪心好一阵子。好多小孩子只会用啼哭来要求自己父母,自己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有人会说,婴儿时期,大脑发育尚不完善,让父母任劳任怨地服待天经地义。可,上帝创造的人类的初衷是这样吗?难道婴儿在父母为自己劳累时不能给一个笑容吗?婴儿期他所见的一切作用于他自身的行为都会融入他的灵魂思想,一辈子的烙印。由于先前时期的轻易而举的不劳而获,也促使他在他今后的生活中釆取这种方式。未独立时,为了自己过上体面的生活可却不让自己付出寸,以自己未独立这一上天浑成的让父母无可奈何的理由,让父母为自己遮风挡雨实际上应经受风雨了,他们的表现在于:吃好,穿好,行好,行好,哪怕父母牺牲自己的幸福也要自身不受委屈。(好多父母,为了自家孩子能过上好生活,而只能隔家相望。这不能说是社会制度的局限,而只能说是孩子的不良心理在做怪)其实社会上也有好多孩子,从小就杜绝不劳而获的心理,自己能干的就一定自己做,干不了的也会尊敬地请求父母帮助自己,当然,这类孩子的婴儿期较之于前文所述的婴儿期定是大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二者所见所闻的思想作用于实际主活的不同。独立后,由于不劳而获思想的根深蒂固,更给家庭造成了苦难。有这么一家庭,自己儿子读完大学后,他知道自己已长大成人,再也不好直接获得不是自己付出而得的收获,就千方百计,制造了一个又一个骗局:说自己找了很多工作,可工作不适合他(应是他不适合工作才对);自己想一边工作一边想参加各种培训班提高自己的能力;遇到一心仪的女孩,可自己拿什么去追她?总之,这类人出身社会了也想着从父母身上得到"不劳而获"。也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导致他也想在他的生活中发现"不劳而获",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使他人的馈赠,也有他自身的动机:或许他是基于你的可怜与无能,或许他是想获得他人的赞誉。不劳而获,会腐蚀一个人的思想,使自己放纵自己,使自己颓废,使别人瞧不起自己,更会使自己的亲人伤心难过,使自己一宗蒙羞,更甚的是,自己一生是废了,要是自己有了后代,那自己如何教导他(她)们,难道自己一脉也生活在别人唾弃的目光中吗?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利用的,你只想着不付出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一次两次可能行,长此下去,是人人避而远之的,那么你就会被世人孤立,从而只能与上帝对话了。纵观历朝历代的兴衰,莫不反映了这一现象对人的影响。一个朝代建立之初,当朝者励精图治,通过自己及他人向辛勤付出,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已维护自己的成果,可到后来,由于一些人放松了自己心理,认为自己不劳而获是天经地义,故使江山由于这些人的心理的没落而毁于一旦。所以说,不劳而获无论作用于个人还是看上去那么巍大屹立的江山,它的危害不可轻视之。话回到前文,好多人都想通过互联网成就自己,也确实让一些人通过古时未有的方式让自己成功,也为社会做出了某些贡献,可就有另外的一些人,却想利用手机这一互联网的实物体现去满足自己不劳而获的心理。比如:手机中的一些不良软件所显示的诱惑某些人不良心理的各种"红包"、"集赞"、等等。初期,会让参予者能尝到一些甜头,从而面对出现的一些陷阱也掉以轻心,从而让自己不光要将以前所受小利拿出,更会赔进去自己更多的利益。人,一定要相信不付出没有回报,一定要把控好自己思想,坚决杜绝"不劳而获"这一不良思想左右自己。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眼晴所看到的一切,尤其人类精进到如此"虚渺"的地步,更应擦亮自己的眼睛,看清世间万物。要相信:只有自己能为他人带来价值,才能让回报之神青昧你。但应:创值主之,回报次之。能帮助他人使他们有了收获,这本身就是社会肯定了你的能力,这岂不是对赤裸裸的回报更有回味。不能让"不劳而获"毁了他们,国家更需要他们的付出变得更加美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