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先说一件前段时间发生在朋友身上的事儿。虽然朋友觉得特别委屈,但我还是很不道德地想笑。
某天朋友在公司背了锅,其他同事心里也跟明镜似的,错不是她的错,但锅还是得她背。朋友委屈得实在不行,就想发条朋友圈表达一下当下自己满腔的愤懑。
也没想长篇大论声讨谁,就想发一个摊手的表情包,并且不想屏蔽公司的人,包括领导。
她的目的是要让公司的人看到,但又不能让公司的人抓到把柄。她想了一路,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得罪公司,万一一个不爽还没拿到年终奖就被炒了,得不偿失就不仅仅是生气的事了,怎么样也不能跟钱过不去。
但是,朋友越想越气,就感觉胸中有一股瘀血,不吐出来不痛快。于是我随口说了一句,真的是随口说了一句:“你可以在那条朋友圈上配文:陈迪迪你个辣鸡!这样同事就不会知道了,退一万步讲,就算你同事看出来了,那又怎样,你在骂陈迪迪,文案明明白白写着呢。”
朋友一听,眼前也不黑了。发朋友圈,果断发。害!我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发完之后,朋友下一秒就开始跟陈迪迪负荆请罪:迪迪啊,我不是真的在骂你,我今天受了很大的委屈,这是胖晶晶教我的吧啦吧啦吧啦……
一条不够,还要抢我的手机发了两条,导致那天路过我朋友圈的小伙伴都在问陈迪迪犯了什么滔天大罪。
远在出差的陈迪迪当时大概应该是脸上笑嘻嘻。
至于为什么是陈迪迪不是我,那必须是谁不在说谁啊!
贰.
回归正题。
我们经常听到实现车厘子自由、香椿自由,《奇葩说》第六季大王在辩论时提到了一个新的词:情绪自由。
虽然大王是以一个轻松地口吻说出这四个字,但我在那一瞬间被戳中。被戳中的何止我,就跟大王说出的那一句“21世纪,谁不孤独”一样,戳中很多人的心。
前段时间有一篇推文《别生气了,真的会死……》很火,很多个大V号都有转载了,大概讲的是生气会导致乳腺增生,频繁生气会导致得乳腺癌。
这大概的意思是:连生气都不能自由了。可是我思来想去,这件事本身就让怪人生气的啊。
情绪自由这么高级的词,暂且先不谈。21世纪的我们,不偷偷建个小号,恐怕连发朋友圈的自由都没有,就跟我的朋友一样。
朋友圈分组可见可以说是21世纪社交必备的技能了,不分组可见的朋友圈好像是有病毒的,无法发出去,发出去了自己回过头来还会默默删掉或者设为仅自己可见。
职场上是没有情绪自由的,职场上只有情绪控制。
谁还不是一边发着微信跟客户说可以的、不麻烦,转头跟同事吐槽这是个什么辣鸡客户;谁还不是一边在领导不止工作时说好的好的,下班回来就开始跟朋友吐槽上司的脑子是不是有洞。
叁.
甭说职场了,现在学生一点也不社会人士容易。
有次下班坐公交的时候,听到两个中学生的对话,两人在吐槽科任老师,不过就是课堂那些事儿。语文老师好像不喜欢自己,英语老师好像对我还不错,数学老师好像对我有意见,明天还要交地理作业......
就在我准备感叹校服时代真好的时候,忽然听到其中一个学生说:刚开学的时候,大家还不是很熟,每次我都很主动很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毫不夸张地说那段时间的课堂是靠我一个人撑起来的。后来大家熟了,我也就不想再回答问题了,我累了。
当听到她的口中自然流露真感情地说出“我累了”三个字,一时间不知道该笑还是该无奈。鬼知道现在的中学生经历了什么?
谁说小孩子看喜欢,成年人看利益?现在小朋友跟吃了催熟剂似的,要比成年人有想法得多了。
这俩中学生,怎么瞅着都跟我们经历了工作一样啊。
新工作,有热气,工作谨慎,犯错误少,领导信息也回得贼快,休息时间算什么,半夜十一点算什么,只要是领导信息都第一时间回复。
过了一段时间,领导的消息能装不看到就不看到,休息时间我不看手机,半夜十一点我睡了,小错误犯了就犯了。下班开始跟朋友吐槽领导客户,就跟两个中学生一样吐槽自己的老师和作业。
那句“我累了”,听着咋那么像一年365天都想辞职的你和我的心声?
肆.
很多个月前,我在朋友圈做过一个小调查:你有小号吗?或者是没有什么人用的社交平台。
据我不完全没有可参考性的统计: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想法,是想建个账号打游戏还是作为自己的隐私空间,还是想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分开,大部分的人都有自己的小号,都有一个藏满了自己的情绪、秘密的社交平台。
哪怕什么都不发,都还是有。
我不说,你不问,大家就交集在这个空间里,这条无形的线,互不逾越。这就是我们没有明文规定但又彼此了然于心默默遵守的社交规则,就跟小时候总爱在课桌上画三八线一样。
这是一个相对安全而隐秘的壳,如果忽然有人越界闯入这个空间,我们的安全感会被瞬间打破。哪怕你是最亲密的人,也不行。我们现在还能好好相处,是因为我们都不约而同不逾越这条无形三八线。
微博上有个网友说:建小号是一个用于发发生活,一个用于吐槽生活,因为不会有人接受这样的自己。
与其说是不会有人接受这样的自己,倒不如说害怕别人无法接受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这里面有对生活的丧,有自己的不开心,有自己偶尔的碎碎念,有那句“我累了”,有自已所有真情实感的记录,所有自己想表达但都没表达出来的,都在小号里。
换句话说,小号是我们的日记本。所有的情绪,都在这里。
在这个随时都会相互打扰的世界,或许这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不打扰别人、也不被别人打扰的空间。
以上。
The End.
文 / 月半晶
插画 / Caroline bonne-muller(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