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了微信,有了公众号,有了各种听书APP,信息的海洋扑面而来,种种情况让我们感觉知识随处可见,感觉有文化的人特别多,觉得自己知道的特别少,特别想追赶上别人,而我们能想到的最廉价的最简单的获取知识 的方法就是读书了,猛然觉得自己该好好看书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确实看了很多的书,但到头来,我们成长了多少?厉害了多少?不说别的,就说当自己想总结一下究竟读了多少本书,掌握了哪些方法,哪些知识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会悲哀的发现,自己居然想不起来书的名字,记不得作者是谁,讲述不出来书里讲了什么,不知道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本,更不记得哪本书的哪一段话让自己欣喜或悲伤,把这些问题抛给自己,却发现自己都无法回答,倘若是别人问起来的时候,一定会很惭愧吧。
虽然说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回想不起来非常具体的内容也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当我们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如果什么都没有留下的话,那简直就相当于没有读过,而且也会觉得浪费了自己的那段时光了。
曾经也有一个小伙伴反映,有时候自己读了一本别人推荐的好书,但是自己读过以后根本就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有时候甚至自己刚读完,就觉得已经快要忘记书里讲了什么。看来存在这种情况的人还真是不少呢。
其实,我也有他这种情况,读完了觉得特好,好在哪里自己又说不出来,等想再翻一下的时候,发现还得从头看,找不到那段自己需要的内容了。现在分析自己的这种想法的时候,才发现我自己之前是有一种错误观念的,我认为并不是得记住书中100%的内容,记住1%或2%就很好了,就算记不住,书的精髓我起码是知道的,到时候遇到需要的时候那些内容就会跳出来。可是呢,我忽略了人是健忘的生物,昨天吃完的饭,别人问起来的时候都会发现自己完全不记得。况且书这种知识,更是难以保证自己可以记得清清楚楚了。
这种种情况,使得读书单纯的为了读而读了,读过就算读了,不能记住其中的内容,或者只记得1%或2%的内容,这样效率真是太差了,钱白花了,时间白花了。所以,如果不能记在脑子里,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赶紧找到一些我知道的喜欢读书的朋友,我们一起讨论了读书中关于忘记书中内容的话题,谈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只我一个人有以上的问题,他们或多或少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讨论的过程中,有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及所做的一些努力,其中一个朋友告诉我们他会在看书的过程中做笔记,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用彩色的笔标出来,合上书的时候也会继续在脑海里回想自己标的内容,然后如果有了新的发现灵感就赶紧用自己的话将内容标记下来。我听他这么一说,发现我一般不愿意在书上面画记号,总觉得会影响书的整洁度,现在想来。买书不就是为了看的吗?把书保持的跟新买的一样,自己却啥也没看会,意义何在?
经过这次讨论,我仔细的进行了思考,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思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不要对自己的记忆力太自信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后在看书的时候要学着去做笔记,把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记下来,要记得清楚一些,防止之后拿起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二、要知道自己读书的目的
如果不是为了消遣而读的书,要明确自己读书目的,目的有了,路径才不会有偏差,才能顺畅,才能去吸收书里的内容 方法。
三、要定期复盘
看书也是需要复盘的,看完了一本书以后,定期的翻阅一下,看看自己的笔记,因为经过一段时间或一些事情以后,有些观念会有些变化,这对于我们理解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时常翻看,也算是时常更新自己的观念。
好了,今天就先写这么多,最主要的是要知道读书的意议,让我们抛弃那些错误的认知,抛弃那些自己的固有认知,不要再做那种认为读了书而不记得内容的人,不要只求读过,而是要要求自己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