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这个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主人公一个刚工作两年的女生,赤手空拳的面对这个行业带给她的忧与喜,如果你的手机里有支付圈的人,你了解他们的日常,那么你就会懂得了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繁盛背后的原因了。
在这个商业社会,没有哪一行不需要BD。在包厢里吹酒瓶子的,在政府办公室外苦等大半天的,以及那些穿梭于地铁车厢、笑盈盈地邀请乘客扫码的,本质上都是同一类人。下面就是我们支付业的一名BD一天的工作(二维码收单业务BD)
上午10点,李丹(化名)到公司打完卡后走出工作的大厦。他们公司是支付宝和微信服务商之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二维码收单,顺带做些POS收单等业务,以便于用户群体可以便捷支付,早些时候市场还没有像如今似的饱和的时候,线下收单业务就是纯粹的地推,就像是重新复制新美大的模式一样,大量的支付团队涌入商户进行新一轮的商业模式洗涤,短短两年间,移动支付就这样迅速崛起了。
跟她聊天的时候,如果不是知道她的年龄,我绝不相信她刚二十出头。我跟她的交谈中,她惯用“打个比方”开头,三下两下就能打消我的疑虑。“我就是斗地主的时候先丢王炸的那种人”,在我夸她利落的时候,她带着些许得意说。
她是刚来北京的时候,一人奔波找房子,找工作,在偌大的城市这是何等的不易。但之后一年的时间不到,她已经把这座特大城市的毛细血管摸得一清二楚,西城、朝阳、通州、石景山等地遍布着她负责维护的100多家餐店、美容发、超市等,随着手里商户增加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她的责任更大,店主的情况、诉求都千差万变,所接的商户也随时可能被其她代理商给切走,所以每日她从公司出发,乘地铁,转公交,运气好时碰上共享单车能省点脚力,除了拓展新商户,还需要维护老商户。
每次谈妥一家商户,她都清晰的录入商户信息,商户联系人手机号+姓名+店面名称+店面地点,如果她录入的稍有不清晰,可能就会遗忘这个商户。他们公司对商户的要求也是有每日指标的,每家商户跑的时候都需要地标签到,有时候跑的商户数多,急噔噔地冲到下一家,发现在上一家忘记签到,也只能认栽,等着晚上回公司复盘的时候挨批。每天晚上七点,是他们公司规定的复盘时间。领导要挨个审问BD当日工作情况,有谁哪怕出现一点纰漏,都能被他们揪住狠狠地训斥一顿。
11点,我们到达第一家商户,老板是一名梳着油头的中年男子,已同意加开通扫码支付。见面寒暄后,她噼里啪啦地一通说明,请老板出示营业执照、环境图、门面图、房屋合同……仿佛是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台词。接着,又仔细地向老板解释支付宝线下支付的可得10M流量,微信和支付宝支付用户均可得到鼓励金等福利项目。
11点半到下午2点是餐饮商户的繁忙时段。我和她吃过午餐,坐在商场里吹着冷气聊天。她比划着指头算给我听,别看BD挣得不多,但花的可不少——每日的交通费无法报销,午饭和晚饭数多数时候在商场解决,一顿至少二三十块。还有,中午这两个小时的空闲期,她一个年轻小姑娘在商场天天转悠,总有那么几回忍不住要消费点什么。
李丹有点遗憾自己没赶在16年前进入这个行业,那时候,口碑平台的商户数亟待扩张,对BD而言,那是个“赚快钱”的年代,每开一户能赚500块的提成。现在这个金额变成30元。
而且大家手里的商户普遍是忠诚度较低,他们从不选择站队。面对BD的“真心实意”(看交情是一方面,还有就是看谁的费率低),有的商户卖个面子,当下答应退出,但几天后又悄无声息地重新投奔敌方。于是,BD拿不到奖金,还倒贴了人情。
一个巨大的互联网经济体就像一团飞速移动的蚁群,那些干了些冤枉活儿的工蚁自然被忽略不计。这份工作的辛苦程度显而易见,流动率高和男多女少是常态。“客情”意为与客户的关系。开户只是第一步,之后还要继续运营与商户的关系。关系搞好了,商户才会支持BD的工作,帮忙推广或者配合推出优惠活动。跑客情是一门大学问,李丹能说上些技巧,有些是自己琢磨的,有的是出自前辈口中的金句。
总的来说,个人店比连锁店好搞定,连锁店需要下更大的工夫。那些精明的职业经理人完全知道一家新平台有多么渴望自己的点头。李丹遇过最难搞的,是一家开在写字楼底层的快餐店,顾客以年轻白领为主,但进店消费只能老老实实地付现金。半年前她第一次登门,老板大手一挥,盛气凌人地说我们不需要。
藏在这种不客气后面的是对移动互联网的恐惧。李丹告诉我,他们很怕的。怕麻烦,怕突然造访的BD是骗子。但他们心里最恐惧的,其实是已经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如洪水猛兽般进入他们的生活,但对这玩意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束手无策。
很多老店都是这种情况,在上了年纪的老板眼中,只有现金、银行卡和手工做账的老财务才能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那些年纪轻轻的BD往店里一站,老板是一百个不相信,我这店比你都大,你帮我做收单,还是无现金收单?
磕了半年,李丹才搞定这家店。我问她怎么做到的,她也答不上来,只说不断地给老板发微信,一点一点介绍我们收单系统的功能,优势……直到有一天,老板忽然主动发消息给她,表达合作的意愿。
几个星期前,老板反映店里的POS机出票速度慢(出了二维码收单,一般还需要推销POS机),耽误了结账时间。李丹立马送修,然而检修结果表明机器并未故障。今天我们过去,李丹跟老板解释,出票快慢与店里的网速有关。女老板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半晌没有搭腔,也不打算请李丹坐下,很明显她对这个说法不满意,而又无计可施。
这家店每天只营业3小时,客单量能达到500以上。李丹不敢怠慢这个十足的大客户,但同时又坚持“要不卑不亢”,“BD也是人,不能说像奴隶一样服侍你”。
一般情况下,她还是愿意最大限度展现自己的耐心。我们走进一家藏在农贸市场深处的夫妻水果店。老板娘刚启用支付宝扫码支付功能没多久,一名女顾客佯装已扫码,拎走了水果,老板娘之后才发现钱没到账。“她还来了两次,带个孩子,我有印象的”,见到李丹,老板娘语气里有种质问,“你是支付宝的,我问你,你说这事怎么办”。
李丹能怎么办,她压根不是支付宝的员工,工作职责与此毫不相干。于是,作为一个主动送上门来、老板娘唯一能抓住讨要个结果的人,李丹想到的办法只有打客服电话,一句一句复述老板娘的诉求,再帮眼花的老板娘念身份证号……客服说解决不了便再打,来来回回几次后,老板娘对她的卖力看在眼里,也终于接受这笔钱追不回来的事实。
顶着30度以上的高温,我们赶往下一家商户。这之前,在带空调的公交车上,她小憩了三站地的工夫,这会儿精神许多。我明显跟不上她的步伐,查百度地图的速度也不如她,她只用瞥一眼地图就收起手机,然后招呼我“这边,这边”。
在计步软件的每日排行榜中,她总是阶段性的占据榜首。白天,绝大多数人的步数寥寥,她的步数已能破万。但傍晚以后,当那些枯坐了一天的白领捡起最后的健身时光,在城中奔波了一天的陈婷芳瘫在家里,丁点儿也不愿挪动,排名自然被反超。
问她,周末一般干什么。她说,睡觉,平时真的太累了,周末真是不想动。当红灯转绿,我们正要迈步的时候,她忽然收回脚步。她紧盯着手机屏幕,嘴里念叨着什么,神情明显焦虑起来,“这个月的KPI出来了”。我问:“算多吗?”她叹了口气,挤出一丝苦笑。
李丹坦言,KPI定得太高了。不仅BD的压力大,公司的压力同样不小,交易笔数是直接反应业绩做的好不好的重要因素。
晚高峰到来。地铁里充满疲惫的上班族,我们被裹夹其间,胃和脊椎被狠狠地挤压。陈婷芳已被人流冲到两米之外,她艰难地回头,示意我该下车了。逃出可怖的车厢,我们坐在墙边一处窄窄的台阶上歇脚。
她看着我,用一种真诚的笑容夸赞我今天的表现,又带着歉意解释——因为我赶上算是他们的忙季了。不忙的时候,上午在办公室待着打打电话,下午出来跑一两家就行。不过,陈婷芳不愿意老坐办公室,“说实话,主管坐办公室,有时候拿的还没我们多。”
问她,干这行累吗。她说,刚开始的时候很崩溃,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忽然就觉得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