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已证明!蜜拓蜜带你了解美国阿波罗登月阴谋论

近期,不知道有没有人和蜜拓蜜一样有注意到中国嫦娥五号的月球任务的成功,其实证

明了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接下来就跟着蜜拓蜜一起看看吧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

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

10时55分安全返回,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苏联载人航天的成功,刺激了美国,

美国决定抢先一步登陆月球,这就是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由来。

确定了计划之后,首先要确定的是登月方案。经过长时间考虑,确定了三种方案,第一

种是用大型火箭直接把飞船发射至月球轨道的“直接登月法";第二种是飞船分段送入地球轨

道,再逐一对接后飞向月球的“地球轨道交会法”;第三种是将飞船送入地球轨道,并推向

月球的“月球轨道交会法"。第一种方案所需技术简单方便,容易控制,但需昂贵复杂的特

大功率火箭。第二种方案虽不需大型火箭,但总发射费用并不低,而且交会次数过多,不易

控制。、

蜜拓蜜探索奥秘

第三种方案为NASA工程师约翰·霍博特所提出。霍博特设想用大型火箭把载有3名航

天员的飞船送入地球轨道,火箭脱离后,飞船依靠惯性飞入月球轨道。2名航天员员进入登

月舱,然后脱离飞船指令舱。登月舱用制动火箭减速在月面降落。返回时启动登月舱的上升

发动机,与飞船指令舱会合,宇航员返入指令舱后便抛弃登月舱,开动指令舱火箭,脱离月

球轨道而进入地球轨道。再入大气层时,将指令舱后的服务舱抛弃,仅剩指令舱溅落在太平

洋上。

最终因为技术原因,美国虽然采用了“月球轨道交会法”,但服务舱/指令舱组合体与登

月舱/上升级组合体在地面不对接,在阿波罗登月中,阿波罗飞船的服务舱-指令舱组合体在

发射后需要先在近地轨道和登月舱对接。而登月完成后,登月舱的上升级从月面发射进入月

球轨道之后还要再和服务舱-指令舱在月球轨道上对接。

蜜拓蜜注意到中国则完全采用的是第三种方案,阿波罗飞船有服务舱、指令舱、下降级、

上升级,可以分别对应嫦娥五号的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而且嫦娥五号在地面

发射的时候就是合体状态。

除此之外,蜜拓蜜了解到过程和阿波罗登月并没有两样,同样的软着陆月球后返回、同

样的离开月球表面后与正在绕月轨道上运行着的返回器进行对接、同样是第二宇宙速度再入

地球大气层。可以说,嫦娥五号的成功证明了阿波罗登月方案的正确性以及可操作性,也证

明了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

另外,据蜜拓蜜了解嫦娥五号发回来的照片也更加证实了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那就是

月球土壤的照片,无论是阿波罗飞船还是嫦娥五号,月球土壤的特征都是类似“完整平滑”

雪地的感觉,而实际上,那都是由尘土堆积起的一层尘土壳。之所以会看起来很平整,是因

为月表没有空气流动,沉积在月球表面的尘土层甚至10万年都不会产生变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