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顾名思义,就是读书时候做的笔记。搜狗百科给出的定义是:
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者为了把文中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作为一个爱读书的人,一本读书笔记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我记读书笔记已经多年了,大部分都已经散佚,只有上大学以后的保存下来,它将作为一笔宝贵的财富被我郑而重之的保存下去。
最初的读书笔记,是我初中做的。做笔记的本子,是当年参加我们学校的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的“第二课堂活动”所得到的奖品。我所在的小组得了第二名,得了一个盖着学校公章的笔记本,由于得到了这个本,我才有了做读书笔记的想法。我做的第一条读书笔记,是我们语文老师张彦让我们背下来的一首汪国真的诗《热爱生命》。那些年汪国真的诗特别流行,那时(1998年)的人们还是非常喜欢诗歌的。而这首《热爱生命》也是受到我们的热烈欢迎,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强大的共鸣,我们达到了人人能背诵默写这首诗的地步。这首诗便成了我的第一条读书笔记。
第二条笔记就是我们语文课学习的吴晗的《谈骨气》一文列举文天祥的事例,里面著名的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是这句话的原诗《过零丁洋》便被我写进读书笔记。第三条便是彭荆风的散文《驿路梨花》,且不提内容如何,这题目便引自陆放翁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这首诗最后一句便为“驿路梨花处处开”,这首诗也被我收入读书笔记。
初中的读书笔记不多,印象较深的就是这三条最初记下的笔记,而我的本上也被数量巨大的卡通贴纸占据,表面上看这笔记大半本,但因为这些贴纸占据了很大面积,实际内容少的可怜,后来应付中考,便不再写笔记了。再以后我转学到另一所学校,这所学校要求每周两篇日记,我不会写日记,也不知道写什么,于是大段摘抄的摘抄笔记便成了我应付日记的唯一方式,并且持续了两年,那两年的读书笔记我连看都不想看了。
到高中后,一直不怎么重视语文,读书笔记也没什么地位,每天忙的不是数学英语就是英语数学,直到补习那年高考前三个月,我才买本记点儿素材供语文写作文使用,读书笔记在我这里重建威信,我记录了很多例证及感动中国的颁奖词,这个本子陪着我度过了大学的第一年,后来不慎丢失,让我万分惋惜。生活不能不读书,读书不能没有笔记,于是我重新买本,重新写笔记,这个笔记一直陪我到了现在。在这个本里,我记录了天文地理知识、文学常识、诸子百家、名著摘抄、诗词鉴赏、名人家语等一系列内容,每当我翻看读书笔记时,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这以前的笔记都是手抄的,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抄的不是很多,但这都是精华。也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冗长却也发人深省的段落就被放弃了,所幸这时记的笔记都非常耐读。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阅读的大力推广,也间接推动了读书笔记的电子化。几乎每个阅读器都有电子书摘的功能,这样便可以边看书边做书摘,非常方便。电子书做电子化书摘顺利成章,可纸质书呢?有什么办法快速做读书笔记吗?有,百度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点需求,开发出“涂书笔记”这个APP,它的功能非常强大,它能拍下要做笔记部分涂抹,然后生成文字,这条笔记便做成了,而且它还可以将电子版的文字直接做成笔记,非常方便,这个APP陪我看了大量的书,做了大量的笔记,比如《务虚笔记》、《西游记》、《爱默生随笔集》等,有感于它的强大功能,我一直是它的死忠粉。可惜的是,这个软件在2017年停止运行,我猜可能是这个软件无法盈利吧!带着这个遗憾,我将涂书笔记里面所有的读书笔记整理出来做成word版笔记。而此时类似涂书笔记的软件”萝卜书摘“进入我的视野。估计为了不重蹈涂书笔记的覆辙,萝卜书摘是收费的,但萝卜书摘本身下载量不大,也很少有读者为其买单,这就很尴尬了,为了生存就得收费,而收费的人们用的就少,这是一个悖论。
我热衷于做电子笔记,另一个原因便是我的字不太好看,从小到大一直都不好看,因为字的问题,我很自卑,却没有恒心练下去,所以用电子笔记来弥补字的不足,至少这看起来更舒服。
由于涂书笔记的停工导致了我读书笔记word化的工作。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将所有电子化的读书笔记集中起来,用统一的格式编成word文档,这些笔记散落于多看阅读、百度阅读、涂书笔记等软件中。第二步工作便是将我视若珍宝的手写读书笔记,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手工敲出来,再与之前的笔记集合一起,做成现在的读书笔记,并且一一打印出来装订成册,我最新形式的一批读书笔记便诞生了,而且现在也是这样一直做下去。再说阅读时都是现做电子版书摘,然后再复制出来做成笔记,工作量很大,但心中很满足,并且拿出来与别人分享。
书要读一辈子,读书笔记也要做一辈子,读书笔记的形式不拘一格,但这都是对读书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