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忍不住掏手机看时,问问自己,此时此刻,真的没有别的更重要的事情做了?
婴儿活在原始的合一中,他觉得自己和世界完全合而为一。这种心灵的原初状态是混沌的、脆弱的、未分化的,婴儿需要在和母亲等抚养者的互动中,逐渐地发展出一个清晰的、坚韧的、复杂的心灵。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切记:情感互动胜于饮食照料。不仅母婴关系,任何关系都是如此,如果只有物质满足,而缺乏情感互动,那这个关系的质量就没有什么好称道的。
相信很多妈妈都入过这样的坑:每天很忙,忙着照顾孩子的三餐、睡眠和家务,却疏于跟孩子进行高质量的情感互动!我们都想做好妈妈,可是好妈妈的标准是什么呢?给孩子很多很多的爱,胜过给他健康的一日三餐!
武老师在文中讲到恒河猴的实验,离开妈妈的猴子,宁愿选择毛茸茸的“布偶假妈妈”,也不要可以喝到奶的“铁丝假妈妈”。实验结论就是:
情感互动胜于饮食照料。如果我们只关注后者,而疏于前者,那父母就和那个铁丝架子没什么两样。这个结论可以不断延伸,任何关系都是如此,如果只有物质满足,而缺乏情感互动,那这个关系的质量就没有什么好称道的。
如何开始做一个更好的妈妈?除了衣食住行,一日三餐一两觉,更应该给孩子一些爱的routine, 早起一个抱抱和亲吻说早安;送孩子上学告别时一个抱抱说再见,接孩子时一个抱抱说“想你了,今天开心吗?”,晚安吻和故事是少不了的,孩子永远需要很多的抱抱。养成这些表达爱的习惯,让你的孩子更有安全感,每天被爱滋润,他就不需要那么多伎俩去吸引(忙碌中的)你的注意力啦!
让孩子伤心的是,虽然他们成功的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可是换来的却是父母的吼叫,不耐,责备“你怎么这么调皮捣蛋?怎么可以欺负妹妹?”你还惩罚他,你不相信他懂,他只是需要你的关注,而让妹妹哭是最快速的方式,你不光听到了,看到了,还冲过去了,他当然觉得好玩。一犯再犯,屡试不爽!
所以,处理两个孩子矛盾的方法就是,给他们同样多的关注,同样质量的互动。手头忙,家务事可以放放,孩子可以等一会儿再吃饭,但他此时此刻更需要你的关注,一个鼓励的眼神,胜过一句敷衍的应答。
有一种奇怪的疾病,叫婴儿猝死症,它常常发生在婴儿睡眠的过程中,医学方面对这种病的病因有很多解释,但我个人猜想,可能是婴儿在缺乏回应的养育环境下,选择了死亡。
相信妈妈们从怀孕的时候就听说过“婴儿猝死症,我当时觉得很可怕,因为人都是害怕未知的,如果你连自己做错了什么都不知道,就被判死刑,那简直让人绝望。维基百科的解释是这样的: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 also known as cot death or crib death, is the sudden unexplained death of a child less than one year of age.Diagnosis requires that the death remains unexplained even after a thorough autopsy and detailed death scene investigation. SIDS usually occurs during sleep.
任何解释都比没有解释要强,武老师的猜想很有说服力,案例的观察研究人员应该到别处去找钥匙,调查抚养者跟孩子的情感互动回应,而不是总是在生理上找原因,说不定会有重大发现。
我上过一个公开课babies in mind,里面提到罗马尼亚在1967-1989年期间,禁止避孕禁止堕胎,导致大量的弃婴,被政府收入孤儿院养育,但是工作人员严重缺乏,于是那些孩子都是只得到物质满足(想象养鸡场拥挤的肉鸡),没有得到情感回应,长大成人后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自闭,智力低下,太可怕了。由此我对二宝的回应和互动比当初带大宝时多多了。但还是给自己敲个警钟,不是搞定孩子的衣食住行,就算带好娃了!情感互动更重要!
课程里有一个叫Still Face的实验,让父母跟婴儿一对一面对面坐着,正常玩耍互动,然后变脸一分钟。这一分钟内父母面无表情,无论孩子干什么都不能回应。宝宝刚开始试图吸引父亲母亲的注意力,摆动手上的玩具,发出各种声音,但是父母毫无反应,孩子们渐渐焦虑,开始哭泣,四处张望,企图寻求帮助,直到一分钟后父母恢复常态,安慰孩子,他们才镇静下来,继续开始玩耍。
笑来老师提到,手机的发明是为了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而现在,正是手机隔断了人们跟周围人的面对面的联系,太可怕了。你注意观察一下,人们盯着手机看时,多数时候是面无表情的,也就是呈现的still face. 很多妈妈也是这样,甚至喂奶的时候都在看手机(反省:我自己也这样),她们的视线没有停留在孩子身上,难怪幼儿最先抢夺的就是爸妈的手机,他们当然好奇里面有什么魔力,时时刻刻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同时,经常看到父母因为盯着手机,忽视了身边的孩子以至于造成各种无法挽回的事故。下次忍不住掏手机看时,问问自己,此时此刻,真的没有别的更重要的事情做了?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关系,因为在关系中,才能展开、认识并淬炼自己的心。也只有人性化的人际互动,才能让一个人体验到自己是人。
那些拥有丰盛饱满的人际关系的人,他们容易呈现鲜活的生命力,有热情,有感染力;而人际关系匮乏干瘪的人,生命力也容易匮乏干瘪,哪怕他们是天才。这也是人性的矛盾:如果一个人处于损耗性关系中,创造力会受损,但如果缺乏人际关系的滋养,哪怕这个人身上有天才一般的创造力在闪耀,他仍然是不可能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