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尊重和信任---沟通视窗之隐私象限

13天/22天

沟通视窗也叫做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第一次听到沟通视窗是观看樊登读书《可复制领导力》的时候,里面讲领导者如何利用沟通视窗打造自己领导力,从而获得尊重和信任。这本书樊登老师讲的,我目前听了三遍,书看了一遍。真的非常实用,都是一些干货。今天把其中一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小块拿来温习一遍。

樊登老师这本《可复制领导力》主要是从领导者,公司管理层的角度来说这个沟通视窗。

沟通视窗一共有四个象限:第一.隐私象限。第二.盲点象限。第三.潜能象限。第四.公开象限。

这四个象限我们通过,我知道和我不知道,他知道和他不知道来划分。


一.隐私象限

隐私象限就是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里面从深到浅分为三层:DDS(又黑又深的秘密),不好意思说,忘了说。

1.DDS(Deep Dark Secret)

什么是DDS呢,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一些秘密,这是我们的权利,与人交往也千万不要去问别人的DDS。DDS多的人精神容易出问题,因为随时都绷紧神经,处处谨慎,生怕说漏嘴。DDS大部分是一些自己认为不太好的事情。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不要去制造太多DDS。非常喜欢叶曼先生的一句话:‘做不到的别说,说不得的别做’。还有被称作张大帅的张作霖书房里的一副对联‘书有未曾经我读,话无不可对人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里又上升到了哲理性的高度。其实每个平常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秘密,这个很正常,这里讲的是少一些或者说杜绝不该有的秘密。

2.不好意思说

“不好意思说”比DDS浅一些,他是出于说出来怕得罪人,被批评或者被拒绝就选择不说。书中举例:工作中做错了一件事情,自己藏着不给领导说,最终因为这个事情导致了公司严重的损失。这个还真有案例,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上升73秒后爆炸,7名机组成员全部遇难。这就是因为右侧固体火箭推进其尾部的O型环失效导致,但是工程师其实之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出于说出来会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影响发射进度,闭口不言。就这样七条生命灰飞烟灭。

又或者暗恋一个人,不好意思说,结果一年后女神已经结婚了。

朋友有缺点,怕得罪朋友,不好意思说。真正的朋友是不仅欣赏你的优点,也敢于指正你的缺点。所以我们要敢于指正朋友的缺点(指出盲点象限,下一篇说),虚心接受朋友的建议和反馈。

自己有一个想法怕别人认为不好,选择不说,比如公司开会自己有一个很好的点子但是又觉得说出来万一被笑话等等。总之,不好意思说会错失很多。

3.忘了说

“忘了说”比“不好意思说”更为致命,忘了说是以为别人某些事应该知道,无须多说。公司领导经常站在自己角度考虑,觉得员工应该知道某某事,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当我们很熟悉某个事情,脑海中有很多专业知识时,就会转变表达方式,以至说出来或做出来的东西,别人不懂或难以理解。这就让我们陷入了“知识的诅咒”。

比如说很多APP的程序员都做了很多难以操作的APP,但是他们全然无知。因为他们会认为用户只要稍微学一学就会用了,就会发现APP很有意思。这就是陷入了“知识的诅咒”,自己操作当然很简单,但是对于很多小白来说不会操作,所以一旦操作不顺利不会给第二次机会,直接不用了。

再比如说情侣之间经常吵架就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认为自己做某件事情说得某些话是对TA好,怎么TA还这样呢?就是因为陷入了诅咒,做了事没说好或者说了话没做好,让TA没有真正理解。具体比如说夏天到了:老公一回家就打开空调调到22度,心想等老婆回来可以凉快。但是女的身体偏凉性,每次回来都包裹很严实,所以忍受了一段时间就爆发了。“空调能不能调高一点”,太冷了“22度刚刚好啊,为你好每天准备的”。这个男的明显陷入知识诅咒,认为这个温度就是适合人体温度的,而这个女的也没有第一时间沟通而是选择隐忍,不好意思说。所以问题就出来了。

这就是沟通视窗里面的隐私象限,明天继续探讨盲点象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什么是沟通视窗 沟通视窗原理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最初是由乔瑟夫(Joseph)和哈里(Har...
    ff8701c88ad3阅读 20,582评论 0 8
  • 第一次接触乔-哈里窗,是在天赋优势工作坊,用来发现自己的优势。最近听了樊登在混沌讲领导力,发现把它用在沟通方面很有...
    巨晓松阅读 7,530评论 1 11
  • 今天学习樊登写的书《可复制的领导力》,在听了他自己的讲解之后,再看原文,感觉阅读速度更快了。 闲话少说,今天特别想...
    胡誠阅读 4,627评论 2 11
  • 说实话,这篇文章写了有半个月了,只是一直没有发出来。期间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这个主题在之前就有人写过了,简书上...
    灿阳小机智阅读 884评论 3 4
  • 不管孩子做错什么,千万千万,不要用体罚这种方式来达到所谓教育目的,自以为的教育,其实多半是发泄的成分更多。而孩子,...
    瞿桂林阅读 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