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JzTHmijQ1f2p5vn7NWu6ew
这次复旦学姐分享大学日常
她说,她是旦旦的超级粉丝
在校园星灯后台留下你的学校班级和姓名
灯灯为你寄去一张手写明信片(限前10
五月啦,时间真快。
最近天气好热呀,要注意好防晒
回到学校的生活怎么样呢?会不会想念家里的饭菜?不过,总归是回到了更好的学习状态。
这届高三真的挺不容易的,遇到了史上最长的假期。但高考延迟了一个月也给了学弟学妹们更多的时间去准备。
下面是正文
对复旦的初印象居然是名字很好听。
高一就认识最有名的清北,发现其它很多大学都是省市命名,感觉没什么特别的。偶然一天听见复旦这个名字好好听,感觉很高端的样子。
把复旦大学定成理想学校,高中每年都会给自己写信,甚至把复旦两个字刻到小石头上。每天带着这块石头读书,暗自激励自己。
后来高三模拟考试成绩不稳定,跟家人倾诉:“怎么办,我感觉我考不上复旦了。”家人说那就选别的学校呀。
可是那时候心里觉得除了复旦,再也没有一个令我心动向往的学校了。
PS:其实她后来还跟我说,因为她喜欢猫,然后复旦里面又有很多小猫猫,简直太可爱了。
还因为她是个子比较矮的女孩,所以想来南方的学校读书。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么神奇的理由。
学校特别漂亮,红砖绿瓦的
树郁郁葱葱,是江南的感觉
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有高耸的光华路,有古朴典雅的教学楼,有铺满阳光的草坪,有随处可见的猫咪,哪处都是美景,每一棵树都令人喜欢。
记得那年是大一过完大二才要军训。但九月份入学有个新生小活动,就是拿着地图到地方去打卡,带队的是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
我读的管理学院是一个独立楼,有自己图书馆,而且设施比学校好很多,经常被叫做土豪学院...
就连平时我们填问卷调查都是有偿的,周二或周五中午会叫人去教学楼填个20分钟,还会根据质量加钱。
你有没有听过百团大战
大学要多参加点活动啦
大一到大三参加了一个勤工助学的活动。复旦里面有一家光华公司,学校里面超市,打印店,奶茶店几乎所有的员工经理都是学生。
因为参加这个组织,所以学会制作很多种奶茶和小蛋糕(女孩子有甜品梦嘛),还可以体验从一个小员工慢慢升职为经理的过程。
大四参加了一个轮滑社,有滑板社干会挑人不多的路线,组织社员在没课的晚上或者周末滑五到十公里去刷街。
曾经环绕着上海的滴水湖滑了一圈。(棒
在篆刻社时,有指导老师会带着大家一起玩,总之社团的氛围超级好。
每年的“百团大战”招新都会很壮观。有学术类社团,也有活动爱好类社团,一定要去看看呀。
关于读某个专业的利与弊
很多时候都要有自己的权衡
当时填了五个志愿,录到了管理大类。因为不太喜欢学很多数学,而且家里人会说女生“学经管”比较好,所以就填了管理类。
管院是大三才分专业,大一大二都会学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和通识课。如果是统计的话要学很多数学, 那时候感觉会计的课是比较稳妥的。
但是大三在外企做财务实习,要经常处理发票和记账,感觉很无聊,而且眼睛会疼,最开始的前几年工资还比较低。
后来又去百度工作一年多,听说互联网前景比较好。我面试的是管培生,与学的会计无关。听说互联网很辛苦,是真的很辛苦。有时候身体会吃不消,而且公司都是年轻人,偏年轻化。
你会思考,到了中年的时候,你还能和年轻人一样这样高强度工作吗?
而且对专业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岗位,没有门槛的职位竞争比较大,这时候你又会思考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很多工作竞争强和弱,除了看市场需求,大多时候都要看自己的能力。就像初级会计是最低层,然后你在工作实践或者考证路上会慢慢往上走。
我们应该想想在这条路上要怎么走下去。
关键词:宿舍 老师 学习氛围
是高中生都想了解的有关问题
宿舍的话,一般是留学生或者硕博才有套件,本科生基本宿舍是标准四人间,上床下桌。没有独立卫浴,但会有洗衣机,还挺干净的。
平时学校没有门禁,晚上也没有宵禁,相比其他学校更自由。
我遇到过的老师都是超好的,比如这次我申请出国,要请老师写推荐信,我已经是毕业一两年,但是老师帮助你这些东西真的是不求回报。
风趣的老师会讲故事,学风也是自由开放。老师不会藏着掖着,是真心想把知识分享给你。
比如在上一些财务管理的课的时候,有很多同学想试试靠投股票来挣钱。证券投资老师会跟大家说:“你们不要总是看到别人挣钱,没有看到亏钱”,而不会因为是这门课的老师就说“上我这个课就要赶紧去实践一下”。
学习氛围实际上是比较沉重的。
因为我也挺优秀的,但还是会被打击到。
比你好的人有很多,心里会不甘心,曾经也会感到迷茫,到大三调试过来。
人和人之间没有可比性,身边的同学们太优秀了。有个同学考试期间基本没睡过觉,后来保研到清华。我想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吧。
复旦设有通宵教室,整天整夜不断电的。每天都有人在学习, 在大考之前都坐得满满当当的。周围越是成绩好的,越是努力学习刷绩点,而且效率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