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习惯养成】的驳斥和思考

21天习惯养成类型的活动,是一个陷阱。
真正能够达成21天连续的,他本身就有这种习惯。而从来没有尝试过新的习惯的人一上来,就想坚持21天。这个难度不亚于一个从来没有投过篮的人,要连续进21个球。即便他是站在篮框下。最要命的是21天,并没有告诉人们,万一没有达成怎么处理。我观察到的情况都是以失败者自居。

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一个连续投进十个球的人真的是一个失败者吗?
如果他们是失败者,那一个球都不投的人呢?站在全世界范围的视角,一个球都不投的人也不是什么失败者。我觉得我们唯一能够称之为失败者的人,大概都是在监狱里面。即便如此,在监狱里面的人也并不全部都是失败者。在我的观念里,只要尝试,都是好的。如果觉得难度过大,暂时不想尝试也是可以的。


另外,21天里面有个悖论,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连续每天”,才是“习惯”?
假定一个人每周坚持5天健身,休息2天。从一开始就是这样,持续了12年。那么,请问他到底有没有“习惯”?
而另一个人连续坚持了21天之后,认为他拥有了这个习惯,然后不再坚持。(这是完全有可能的)难道他就真的有“习惯”了么?


这里,就涉及到了问题的本质。人们为什么要养成习惯?
答:分为「外因」和「内因」
1、「外因」——“好习惯”可以获得一部分人的认同,从而获得一定的满足感。
2、「外因」——“好习惯”可以让自己摆脱被人指责“坏习惯”的负罪感。
3、「内因」——“好习惯”可以确确实实帮助自己成长。
4、「内因」——“好习惯”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认同。帮助自己克服未知的困难。


而「21天习惯养成周期」正是为了迎合人们对「外因」的急功近利心理。因为如果仅仅是「内因」,我只要是在尝试,在努力,就是帮助自己成长的。不论尝试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投篮。如果要提升投篮命中率。就必然要接纳“投不中”。投不中?没关系,我继续投。关于投篮,我们能培养的习惯,是「内在」,就是我可以努力追求一种投篮姿势,和投篮力度。但「结果」是充满不确定因素的。

正如最近中国乒乓球队获得胜利。但刘国梁怎么说?我们从冠军台上下来,就从零开始。不管好不好,都会成为过去。更应该能够容忍失败,失败之后,依旧从零开始。该记得的记得,该忘记的忘记。这样,你才能回归这个问题的起点,你的目的到底是提高整体投篮命中率,还是仅仅为了投出一次连续进21个球的【高光时刻】?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103814/?t=213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基础写作 【学生原文】 走过不及格 数学考试,我做得糟糕透了。(开篇直接入题,但从作文题目上看,采用倒叙,更...
    虚实先森阅读 4,659评论 1 53
  • 90年代农村学校的条件都比较艰苦,冬天的取暖都是靠火炉,学生的教室里就是老师用砖和泥来给学生制造炉子,叫做盘...
    星星爸阅读 1,083评论 6 20
  • 消愁 (Live) - 毛不易 当你走进这欢乐场背上所有的梦与想各色的脸上各色的妆没人记得你的模样三巡酒过你在角落...
    羽辰在精进阅读 560评论 0 0
  • 21岁的我开始涌入就业大流中。当我开始步入社会的时候,我以为的幼师只是我以为……生活远比你看到的困难的多。第一次我...
    Beautifulsunshi阅读 173评论 0 0
  • 今天无意看到手腕上的表,才发现之前表带的亮色,都被来回取戴给磨的暗淡无光,想想也带有一些时日了,它也成为了我生活中...
    忽见恍若隔世你的脸阅读 2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