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你的微光,去寻找本该属于自己的闪耀
‘’这些年,我遇到了一些人。
有的人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有的人留下了侧脸的记忆,有的人面对面相视了好几分钟,还有些人一年能见一次,剩下的一些人一直在我看的见的地方“
在高二,在大家伙都在为小四,苦苦等待最小说更版,为韩寒狂热,追书的时候,我在新华书店里遇见了一缕微光,《谁的青春不迷茫》第一眼是非主流,可最后却渐渐成了主流,一个爱穿白衬衫,喜欢 45度角仰望天空的80后青年作家闯进了我的生命里,当时喜欢那种看得似懂非懂,迷迷糊糊的文字,总会莫名感到惆怅,忧烦,他正好能准确无误的表达我们内心的躁动与不安,于是就深深被迷住,最后才发现原来谁的青春不迷茫。原来我们都一样。
他的文字细腻柔软像一把带着线的绣花针,一字一句都像流珠一样掷地有声,总轻描淡写的书写自己的故事,但却能悠悠牵出一连串的心绪和感情,讲着自己的故事却能让我看到自己过往的影子,徐徐道来,恍然间早已泪流满面,一个作者最大的成功并不是能写出多 华丽,多动人的句子来,而是他说着自己的故事想把自己唱给你听,而刚好那个旋律也有你的曾经,便顺着他调调哼唱起来 。
最近刚看完他的《向着光亮那方》还是那个爱穿 白衬衫的男人,但这次少了些青涩,多了稳重,和沉稳,毕竟一路走来,他变成了我希望的模样。他像一颗本来只是我独享的钻石,被拿到台面上来,闪耀着他的光芒,被吸引的读者越聚越多,欣赏他文字的人越来越多,可我却很高兴,因为我的眼光没有错。
《向着光亮那方》还是采用了平叙故事的方法,分享了好多故经历,每一篇都暗藏道理,更像是台湾的刘墉,可他的文字,嚼起来更加有味道。
看他的书想起了大学交的第一个女盆友,人很好,很干净,也很善解人意,处了一段时间,不曾吵过架,日子过得好像有声有色,甜甜蜜蜜。可最后走着走着就散了,原因是不太明确的,毕竟有生活追求的人是一点都凑合不了的,现在想想这样也挺好,毕竟我们不能把经历走的比回忆长。
他说“人生都是走着走着就开阔了,现在的你,不用着急。让未来的,本该属于你的树再长长,那些花再开开,等你预见的时候,才是他们最好的摸样。”
漫长的是等待,同样最美好的也是等待,将心情放开阔,我们都值得遇见最好的自己。
身边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是刘同的铁杆迷妹,他到厦门宣传书的时候,她推掉所有的约会,下午五点开始的,她从中午坐在自己座位开始等,问她为什么要那么早去,她回答也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因为我要靠他近一点,感受他身上的光就多一点,靠近他一步,我就觉得我离梦想又近了一步”。他就是她的信仰,他的每一个呼吸都是正义的,他的每一根毛细孔都是可爱的。不禁感叹,能这么全身心的投入喜欢一个人,真幸福。’
能做到被一个人这么喜欢,好幸福。
敢去做梦,很厉害
敢说出来,很厉害
敢为梦想去付出,很厉害
敢为一个梦去找同类,很厉害
敢输,很厉害
这么多厉害,哪怕只实现一两个,也比以前那个好多了
我们都在不断的越变越好,我们会在追逐自己的明天而搞的焦头烂额,但每一次敢做出第一步,你总是值得恭敬的,我们不一定要 活成自己自己喜欢的模样,但一定不会让喜欢你的人太失望,我们 敢于跨出第一步,很厉害。终点如何,结局是否完美并不那么重要,主要是我们经历了自己的想要的生活
“越来越糟,还是会侥幸编号i,取决于你的努力,以及对大方向的选择。这基本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沉浮。
k做一个努力的人的好处在于,人人见了你都想帮你。如果自己不做出一幅努力的样子,人家想拉你一把,都不知道你手在哪里”。
一直以来都不曾做过任何太努力的事,没尝过放手一搏的滋味,不知道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从未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过真正的努力,多半是稍微付出点时间,就用各种词藻来感动自己。不努力的人是不配谈梦想的,自己不去努力梦里的主角永远都会是别人。
有人说,希望你和这个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心怀坦诚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这样,但前提是,学着用最平衡的方式不为难自己,和自己和平相处做到兴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