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 2019 / 可乐D

这几年跑步这项运动逐渐升温,特别是马拉松赛事,2018年全国共举办大小赛事1581场;你可能也会发觉,身边跑步的人多了,公园、校园里跑步的人多了,朋友圈晒跑步的人多了,一场热门的马拉松的参赛名额都需要抽签,北马、上马的中签率更是屡创新低。
我是一名跑步爱好者,跑龄两年,得益于跑步和健身,体重从176斤减到了140斤,减掉了中度脂肪肝,重新感受到了学生时代身体的轻盈。
有氧运动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游泳、骑行、跳操、徒步等等,为什么我就喜欢跑步么?相比于其他有氧运动,跑步的效率和经济性是最高的。游泳,有场馆卫生条件、距离远近的考虑;骑行,首先座驾和护具是一笔不小的花销,而且骑行的速度较快,除非是专用的骑行道,受交通状况影响较大;跳操呢,团操课跳久了钱包受不了,一个人在家跳很乏味、很难坚持,运动时间取决于钱包厚度;徒步,回归大自然挺好的,但长时间的低速行走+高度抬升,对身体素质是有要求的,再加上负重的装备,没有运动基础的小伙伴受伤风险会很大。最后说一下跑步,跑步是最方便的,一套速干衣+一双入门跑鞋就可以上路了,地点选择也很多,小区、校园跑道、公园以及越多越多的城市专用步道,适合各种人群的训练需求。跑步,特别是慢跑,可以比较容易地将心率维持在一定区间,以达到燃脂的效果。坚持跑步一段时间再配合控制饮食,你的体脂会下降,血脂会下降,血压会下降,新城代谢会加快,最关键的是心肺功能会提升,心肌会更强健。
当然,热度的背面也有另一些声音:跑步伤膝盖啊!半月板磨损不可逆啊!这些观点阻挡了相当一部分想跑步而犹豫不决的人。
跑步很难么?跑步就是双腿交替往前迈出、落地与腾空周期重复的运动,而且人类天生会跑步,早在智人时期就掌握了跑步这个技能,平均每天需要奔跑几公里才能猎取到食物。跑步很简单么?跑步触地阶段可拆分为:缓冲、支撑和蹬伸,腾空阶段可拆分为:后摆、折叠、前摆和下落;想要跑得无伤、跑得有经济性,还是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的。
身边也确实有一些小伙伴有一些伤病的经历,其中原因有很多。我比较保守,在跑步训练上没有采用激进的方式,参考了一些马拉松相关书籍的训练方法后,距离和配速都是在循序渐进地提升,所以没有大的伤痛困扰;但可以肯定的是,科学地方法,能大大降低受伤的风险。再往后,参加了一些跑步分享会和训练营学习,越来越发觉想要长期无伤地跑下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首先你要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各个运动关节的灵活、身体的协调性。其次你要评估自己的基础力量,了解自己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在具备了基本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再针对跑步的运动模式,去训练躯干稳定、着地轻盈、蹬摆协调等核心动作。
说到跑姿,大家会问什么是最好的跑姿?我的答案是没有最好的跑姿,只有最适合的跑姿。拿专业运动员来说,在不同的配速下,跑姿也是有一定差别的。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避免错误的跑姿,尽量做到着地点靠近身体重心,着地时保持膝关节微屈缓冲。前掌着地能有效利用足踝缓冲,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制动效果,但这也对跑者的足踝、小腿肌肉及跟腱强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后脚跟着地,人体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会出现陡增的峰值,会增大受伤的风险,但现在的跑鞋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个问题。
再来是说说训练周期的事。日常坚持低效跑量不叫备赛。这跟项目管理相似,要细化拆分短期、近期、长期目标,制定每个阶段的可执行性训练计划。作为一个严肃跑者,一个马拉松的备赛期至少为24周时间。我们不建议那种纯凭意志完成的自虐式跑法。
最后是自己的一点跑步感悟。人生不能总是被动,整天面对各种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你总得主动一次,从跑步开始,主动掌控自己的身体、掌控自己的节奏,你会渐入佳境,你会逐渐找到心流状态。
别赶路,去感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