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 懵懵懂懂

“沿途”如果说走过的是人生,路过的是风景。那么旅途中踏下的足迹便成了历练和成长中不可抹去的经验和风生。

  对于出生在80年代末 90年代初的我们这一批“90后”(20世纪90年代 1990-1999年。)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

  有记忆以来,但赶上了计划生育政策。97年香港回归的祖国的消息,是从日历海报上了解的。2003年的非典病毒,2008年,汶川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0年,新冠病毒。

  在教育方面,开始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可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一种记忆。

童年的记忆是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夏日炎炎。

  没有“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稻花香。却也是“听取蛙声一片”的美妙悦耳。

  没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荷花🪷,却也是“早有蜻蜓立上头”的雨后场景。

  夏日的晚风,在巨大的白杨树的拂动中,夜晚变得阵阵微凉。漫天的星辰成了记忆中最耀眼的光芒。漫步星辰压星河”“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时而流星划过夜空,成了儿时似懂非懂的神奇科技。夜空中星座的构成成了奇思妙想的思索。“北斗七星”“牛郎织女星”成了记忆最深刻的奥妙。

  和家人讨论起,“九天圆月,圆月又中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月亮上是否有“吴刚和嫦娥、玉兔”的儿时疑惑。

    夜晚夏日的乘凉,大人们在街道旁乘凉且谈!谈论下一个日子的规划和日程。尽管他们经历了风风雨雨,却从不曾放弃。相比起年幼成群结队的小伙伴们拿着袋子一起捕捉“一种打着灯会飞的神奇物种”萤火虫的我们。多了些生活的责任。

  回到家中放入蚊帐中,关上灯。萤火虫的光和欢笑的童声。永远定格在了那个夏天。

  时而还可以见到树枝上的猫头鹰🦉,和每到第二天有客人来家中做客,都会有喜鹊提前一天在家中的高大白杨树上报喜的“通讯方式”是那么的准确。

  如果说生活有“演绎”,对于孩时的我们来说。逃避计划生育的检查,躲进家附近的窑洞,通知躲进窑洞的亲戚和家人,检查人员已走,成了久久好奇和懵懂无知的感慨。

  一出家门就可以看到一座山,和桃花园。是儿时逃避想走出的地方。却成了而今最向往和憧憬,回不去的最美妙的场景和景色。原来成年人的疲惫不堪和最后的憧憬是回不去的曾经。“九皋雄起在伊洲,鹤唳声声天下秋”。九皋山。魔钟山。两山相对,宛如两条相对的游龙。下过雨之后的山顶,会有浮云盘在上面,像一幅仙境图。用桃花源记中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形容当时的美也不为过。

    小小的身体站在井边用“辘辘磅”,打水。(有井绳、体形支架、水桶)从最开始的害怕要两个人一左一右一起辅助打水一次的历练。到第二次就一个人,中间也许有桶掉到井里的惊恐事例。再到慢慢的一个人可以提到满满的水,并打到水缸满为止的成长。

  每一个小小的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满足与缺失,最后慢慢的在理解中理解,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体验。双向中学会“明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自己认为最早的一段记忆里是什么样,有谁在里面?一想到这个问题脑海里总有像历史轨迹一样把...
    半浅微酸阅读 681评论 0 0
  • 文/无二师兄 我觉得,偶尔跟人聊个5毛钱的人生也是不错的选择啊。都怪朋友跟我说人生太长,除了人生,什么都聊的话,让...
    无二师兄阅读 757评论 8 7
  • 大妞醒了,指指嗓子,我忙说,“你渴了吧,妈妈给你倒水。” “妈妈,”大妞伸着舌头,她的舌苔发白,声音嘶哑,“我嗓子...
    滕海英阅读 494评论 0 1
  • 想这上半生,懵懂无知的年龄恋爱,没想清楚日子怎么过,就走进了婚姻。恋爱的时候为情所困,爱情第一。结婚后,跌...
    陌上等风阅读 541评论 0 0
  • 读到村上春树的一句话: “我一点也没做好二十岁的准备,挺纳闷的,就像谁从背后推给我一样。总觉得二十岁的我该做出点什...
    纳兰婉儿小女子阅读 32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