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全民阅读的时代,我们都知道要让孩子多阅读,因为通过阅读可以开发孩子的语言技能,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微信群中,经常有家长请大家推荐好书、我们今年计划读100本书……多读书没错,但不能为了多读书而读书。
未来不可预见,拥有创造力才能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所有富有创造力的成年人都曾经是个孩子,而作为父母就是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放手让他们去做,鼓励他们不要怕犯错,负责激发并引导孩子的兴趣。
创造力和文化知识在教育中同样重要,所以这两方面我们要同等对待。孩子们具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至少对周围环境的某个方面会非常关注。无论是对声音还是对数字,对人还是对星星,对故事抑或对机器、昆虫,都存在着强烈的爱好,家长的责任就是保护好他们的爱好 ,并让这种爱好持续一生。
孩子小的时候看书,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如果家长可以掌握一些提问技巧,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启发孩子进行更多的思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错”或者“记忆”这个层面的话,就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思考能力模型,他曾经对孩子的思考能力进行了分类,从低阶到高阶,一共有6大分类,并提出孩子的思考、创造能力的发展都是从底层开始的,只有掌握了这个层面的能力后才能上升到新的层面,然后逐步提高,一直到最高层——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模型
模型从下往上,展示了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到最高阶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我们通常习惯问的“对不对”、“记住没有”等属于低阶的思考能力。大部分家长是让孩子的阅读停留在底层。一般来说,孩子的思考能力不会自动提高到新的层面,更不用说是创造,这需要有“诱因”,也就是教育环境。而这当中,最关键的就是家长或老师是否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从更高层面进行“启发式”的提问,来鼓励孩子更好地发展掌握更高层面的思考、创造能力。
不管你的孩子多大,3岁、7岁还是13岁,布鲁姆的这个认知目标分类的应用都是适用的,其实对我们家长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上面这张图看起来比较枯燥,那我就拿我们家段大牛同学喜欢的一本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为例来说明,如何通过不同层面的提问来帮助孩子发展相对应的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第一层:记忆
在这个层面,孩子通过阅读,可以记忆、复述出书里提到的基本信息,可以回答一些关于书里人或者物体的基本问题。
我会问他:
狐狸先生家里有几口人?他们住在哪里?
狐狸先生干什么的时候被打掉了尾巴?
关键词:什么时候、谁、哪里、什么、多少、怎样……这些澄清信息内容的问题,像我们小时候写作文时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一些相关的记忆性的信息。
第二层:理解
在这个层面,孩子理解了故事的含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可以用自己的语言非常简单地说一下故事大概。
我会问他:
农场主们为什么要挖狐狸洞?
狐狸先生是怎么逃跑的?狐狸妈妈和狐狸先生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这个故事主要说了什么?
关键词:主要观点、为什么、有什么区别等。孩子不再只是复述出表面意思,而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回答的问题。
第三层:应用
在这个层面,孩子有能力进行初步的融会贯通了,也就是说可以把其他场合学到的类似知识和他从书里学到的知识和信息联系起来了。
我会问他:
如果狐狸先生被抓住的话,农场主可能会怎么处置他?
狐狸先生打洞为什么比挖土机还快?
狐狸先生打洞的土去哪里了?
关键词:有其他什么情况是一样的;如果……会发生……;还有……方式。
这个层面的提问精髓在于,启发孩子把其他场合学到的知识拿来运用到当下这个场景,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第四层:分析
这个层面的提问主要是鼓励孩子开动脑筋,充分收集各方面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我会问他:
如果你是狐狸先生,你会和他做相同的事情吗?
狐狸先生在地下是怎么辨别方向的?如果遇到河流怎么办?
关键词:我的观点有什么不同,或者一致?我自己可以从中发现什么?
这个层面的提问给孩子提供了不同的场景,鼓励孩子跳出故事情节本身,而是对自己掌握的知识重新组合,挑选出重要的信息来得出自己的结论。
平时在家,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和孩子进行这样的“辩论”游戏,而且可以在游戏中进行角色的交换。
第五层:评估
在这个层面,孩子会对自己得出结论的论点进行评估,或者维护自己得出的观点。
我会问他:
你觉得狐狸先生偷鸡对不对?为什么?
如果你是农场主的朋友,你会对农场主提哪些建议?为什么?
关键词:你认为是对的/错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为什么?
对于更大的孩子,可以问,他们觉得作者在描述这个故事时是否有什么错误?在整个故事展开的过程中,作者是否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
第六层:创作
在这个层面,我们可以要求孩子根据现有的信息,重新创作一个新的结尾,或者完全改编整个故事情节。也可以鼓励孩子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一首小诗或者一首歌曲。
在这个层面,我们需要尽力鼓励孩子发挥创造力,同时,也基于现在掌握的故事情节,对故事进行“二次创作”。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一书的结尾,狐狸先生说:“我还要建造一座地下的小村庄,里面有街道,街道两旁是房屋,獾、鼹鼠、兔子、鼬鼠和狐狸每家都有自己的房子。我每天都要为你们大家去采购。咱们每天都要像国王一样吃饭。”而那可怜的三位农场主还坐在洞口等着狐狸出来。
你能想一想之后,他们发生了什么故事,能不能再配一幅地下地图。
一起给里面的很多段故事用他最喜欢的旋律编了歌曲。
关键词:创编新故事、歌曲、小诗等。
小朋友的很多回答让我觉得惊喜和好玩,原来他们的想法和成人真得很不同,有些话说得很有道理,好像自己以前都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这些问题。
之后,还跟段大牛同学一起看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电影,他看了三遍都还不过瘾。很长一段时间,遇到一个什么类似的场景,他都会提到里面的一些情节,我们会针对这些问题开开玩笑,编一些脑洞大开的故事,然后笑得前俯后仰。
回想起我们以前的学习经历和父母的教育,大部分的提问最多就停留在最底层的三个层面,能问“为什么”的,真的已经算是很好的了。而孩子也没有这个意识去进一步深度挖掘,所以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助攻”,然后再“临门一脚”。
文章里关于《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一些提问只是举例帮助大家理解,关键要大家领会精髓,掌握这个以后,生活、学习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按照这个模型来。
不仅是对话的形式,家长们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画画、游戏、积木、捏橡皮泥、戏剧等方式跟孩子进一步探讨。下面附两张段大牛同学画的关于狐狸与农场主大战的场景示意图(请大家在一年级小盆友写的汉字、拼音、英文之间自己切换)。
创造一定是在大量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开展发散性思维,才会能突生灵感并形成创造性成果。所以大量的阅读和深入的学习科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所有站在巨人的脚趾头上谈论创新的都是玄学。
另外,家长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像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不要用居高临下的语气跟他们说话。
2.有时候孩子的想法对你来说可能略显幼稚,但请认真倾听,不要否定他们的想法,不能让他们害怕犯错。
3.多问一些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4.阅读是每个人日日夜夜都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只要求孩子读书,家长也要读。儿童读物中也有很多富有哲理的问题,家长要抱着一颗童心去认真阅读,认真交流。
我们只有成为更好的父母,才能养育更好的孩子,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