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群众“最盼”“最怨”“最难”的事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善于换位思考,走进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准确了解群众的所忧所盼。”人民,乃国家之本,社稷之主,回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人民永远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奠基人,正可谓是:千秋历史人民写,万代基业人民铸。从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到现在习近平同志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不忘人民,不负人民,一直都是党员干部的为政理念。

“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我们要花大力气去做人民最盼的事,下深功夫去抓民众最怨的事,下大决心解群众最难的事。

花大力气做人民最盼的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群众的呼声是群众需求和愿望的现实反映,牵涉的往往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选准切入点,切实做好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等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呼声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

下深功夫抓民众最怨的事。广大党员干部要直奔问题去,到群众意见多、埋怨多的地方去,深入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什么事“烦”就列入问题清单,什么事“怨”就划入议事日程,什么事“难”就纳入攻坚范畴,群众怨什么就改什么,真正把群众面临的怨点问题发现出来,狠抓落实,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下大决心解群众最难的事。广大党员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要坚持眼睛向下,抓住群众最急最难的问题,解民忧、纾民难、暖民心,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一切工作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最终要落到便民、利民和惠民事业上。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哪里有群众的需求,工作的着力点就在哪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