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九十三篇。
看作者写的这些东西,又是图表,又是公式的,我感觉他不是要论证什么,只是在努力发现这些表象下的规律。我们无法穷尽所有信息,现象,那么在有限信息中获取的规律,就肯定也是有限的,只能是适用于局部的。我们的这个论证可能也就是在寻找一个边界。在什么范围内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可用的。科学家应该也像孩子一样,发现一点新东西就会兴奋无比。
这本书是一门课程的讲义,应该是为了教授知识用的。但我在读的过程中却感觉,像是作者一个对外认知的过程。他在把他看到的世界告诉给大家,说这就是他眼中的世界。然后才是讲解,我是如何看到这些的,为什么我看到的是这个样子。像个导游给我们讲解他眼中的世界。
继续书中的内容,复杂适应系统的复杂性在于从微观层面“涌现”宏观层面,并且在这两层之间有“双向作用”。从底层涌现的宏观秩序,称为复杂适应行为,他与底层有两种相互作用,左侧的称为正反馈,右侧的称为负反馈。
我们都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但我们每个人看到的怎么都不一样呢?一群人对同一件事情的观点会是五花八门的。事情是通一件事,观点不同是因为他们看到的东西不同。信息是一样的,但每个人能接收到的信息却不一样。在光波和声波的频率中,我们只能感受到极小的一部分。对于其他动物能感受到的,我们人却感受不到。东西是一样的东西,因为接收的人不同,所以导致接收到的东西也不同。
对于涌现的理解,我认为就是量变导致质变。在用句俗语说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只要是数量足够大,那么各种可能就都出来了。为啥要有足够的数量呢?就是要把选择权交给规律吧。我们人不是自然的选择主体,自然才是。小样本下,偶然因素会影响很大,只有在数量足够多时,他表现出来的规律才是自然选择出来的。这里面是不是存在一种趋势呢?在换个说法就是,这里面是不是存在一种力量?只要是时间足够长,数量足够多,那么这股力量就能给出影响。这股力量可能短期看不是太大,但长期看却是无法反抗的。他像是一种势能,在这个世界构建之初就确定了方向。像是倾斜面上的小球,开始时速度很小,只要给与足够长的时间,她就会加速到一个足够大的速度。
我想决定存在这样一个方向,如果没有的话,这个世界不就乱了吗?
不过这个世界会是一个巨大的平面吗?这可能要看在什么维度了,就像是人类的加工精度,再平的表面在无限放大后也是会有凹凸不平存在。那这个世界应该也是,在大维度上是平的,方向也是确定的。可是局部还是会有波动,反复。在大方向上,像张勋复辟的那种事情只会是小扰动。
想到这,我要提醒自己了。看问题时,一定要在大维度上着眼,不要太过在意那些大趋势上的小波动。世界不是平的,在规则趋势上总还要会存在一些违反规律的事情。但这些事情他的生命是有限的,在大趋势下你想保留那个小辫子是不可能的。只有始终把关注点放到大趋势上,才能保证尽量少的犯错误。不过这就需要你知道什么是大趋势,什么又是小波动。想要确定趋势的方向,那就必须要去历史中寻找方向。未来就在过去的延长线上。
所以你呢,还是要多读历史,多看看发展的规律。未来会怎样我们无法确定,但是在过去还是能找到一些线索的。我们不可能保证不犯错误,但只要你的大方向不错,时间久了你自然会享受到这里面的发展红利。
说个实际的例子,投资不就是建立在趋势上的吗?每天的K线都是上蹿下跳的,如果你只看这些,你会控制不住的想经常操作。因为你看的的只是小的利益得失。但当你把视角放到以年为单位的时间维度时,你就会看到,股市的发展是一直向上的。短期的波动大概率都会被包裹在年线之中。对于一个一直向上的趋势,你就没有必要去经常的操作。长期上的钱是确定的,不用费力就可以赚到。短期上的钱是不确定的,是看得到,但很难赚到的。你可以看有大量的长期投资者赚到大钱。但你又见过几个投机者长期赚钱。短期不停的买卖,无外乎是想短期快速赚钱。很多事是不可能让你全得到的。你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就必须放弃或是接受一些东西。必然短期想赚快钱,就要接受不确定性。长期可以确定性的赚钱,但你又要忍受时间的煎熬和过程中的赔钱。
肚子疼,不写了,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