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无法改变你的境况时,你还剩下一种自由——如何面对境况的自由。——弗兰克尔
最近基本不开车,坐公交上班的时候,有感而发写了一句话:“时间好像宽松了很多,慢下来,才有了人的感觉。”再读一遍,竟有了醍醐灌顶的意味,被自己的感慨打动了,这个春天的早晨有些不一样了。
反过来,对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状态产生怀疑,非要那么紧张忙碌?非要每天那么赶时间?
其实不必!没有谁逼自己,不会松弛地活着是一种病,而今,似乎在慢慢痊愈。
每日早起,家门口坐第一班车,到单位附近下车,步行五六分钟到办公室,时间还宽裕。接一杯水,去教室查学生状况,比较从容。
下班后,只要没晚自习,大可不必着急。缓缓走路20分钟乘车回家,可以阳光下悠然漫赏春光,可以在车上读喜欢的电子书,多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独处时光,简直不要太美。
有些改变看似突然,实际上,或许是时光自然赐予的顿悟。总有一些时候,心里的意愿会跨越重重障碍突围而出,成为既定境况下的助力,帮你抵御境况的不堪,让你收获一份自由。
学生也在改变,参差不齐也罢,进步缓慢也罢,却都在时间的积累中蜕变。早读的状态、跑操的口号声、上课起立之后的问好,都流泻出春天该有的蓬勃。
有狡黠的小动作,也有单纯可爱的瞬间,许多坏毛病或隐或显,都显示了天性,都是成长中的痕迹,也都有希望的微光在跳跃。
读到一句话:“让学生像小草一样成长。”顿觉喜欢。阳光下,清风里,小草欢欣鼓舞摇曳着,舒畅、自由。青春的样子,正该如此!教育的过程,也该温馨、喜悦而轻松。
年轻的教研组长讲示范课,柔和的语气,从容的节奏,给人美的享受。学生互动不错,各个层次的展示也都各显其美,是一堂不错的课。
好久没参与这样的活动,年轻时的记忆又复活了,仍觉只要用心,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去参加同事家儿子的结婚答谢宴,吃饭、聊天,气氛和洽,主家喜庆。尝了点他们亲家自己做的汉中米酒,清香缕缕,绵而不冲。
偶尔感受一下尘世的热闹,确实可以挤掉一部分无聊,以前是有些执了。
用增加提问频率的方式上课,学生的状况好很多。不同层次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增强自信的机会,这应该亦是教育的必需。以后多一些尝试,或许更好。
备课、上课、处理琐事的间隙,读几页文字,在短暂的沉浸里静心,周围也便不那么喧嚷了。
局里最近动静很大,据说许多借调的都回了原单位,这下真是精简机构了吧!
双休可能有望成真,几人欢喜几人愁是难免的,大形势下的变动,谁能抗拒?
世上太多事,原本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一切人为的因素,最终都无法阻挡客观的变化。面对无能为力的境况,该如何安放彷徨不安的心,或许是每个人要思考的问题。
答案可能就是,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以静气,敬时光。以内在的安然,应对所有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