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领域有个词叫“落袋为安”,我看生活中的很多事亦是如此,事事难料,我遇到了结局瞬间反转的事,可算是一波三折了。
时间真快,我来到农科院小学已经整整五个月了。从最开始的陌生到现在的相融,我感觉自己 一直在不断地解决困难中度过。教师的缺编、经费的不足、习惯的养成、环境的改造等等都得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把这些难事当成自己的家事一样用心去做。
其中最应该解决而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解决的就是教师的吃饭问题。
学校在偏远的农村,老师们都住在城里,每天往返需要五十多公里,中午的午餐自然是要在学校解决了,让老师们吃好饭就成了一件紧要的大事。但是厨师的聘用就成了难题。没有公岗名额,学校就不能聘请厨师,因为学校经费少得可怜,根本就没有资金自己聘请人员。只能向局里要指标。四个月后,终于下来了一个公岗指标,是从别的单位移过来的,只有一年半的合同期,而且是今年的政策规定一个人只有这一次的机会,用了这次的机会,下次就不能再受聘公岗了。
当老师们看到这个指标时,都高兴得欢呼起来,但是随后的一系列操作,却让我的心情如过山车,忽上忽下,时松时紧。
第一 次遇阻
有了指标,自然是先考虑先前的那位厨师了,干净利索,做饭口味适合大家,但是十来天后,她的家人反馈,到社区报名失败, 原因是她已经享受过公岗待遇了,争取无望后,只能再找人了。如此偏远的地方,想找到一个能安心在学校做饭的人真是不容易。
为了能尽快找到合适的人,我想到了学校对面的社区,社区的工作人员对这里的人员应该是最了解甚至熟知的。文件转给社区书记,书记很是重视,连忙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研究,发出通知。很快就有几位合适的人员来社区报名了,社区又用心地从这几位报名者中选出一位最佳人选,安排来到学校面试,自然我们是很满意的。安排她赶紧报名吧。
第二次遇阻
事情来了,从上一个厨师报名到现在已经半个月过去了,现在来看文件,发现报名日期已经截止了一个星期了,报名通到关闭了。大家不气馁,四方求助,就业局终于答应先把报名材料送到街道,由街道上报。问题解决了,大家开始行动,真的要感谢社区的援助,一周后,人员上报名单送到教育局人事,报名成功了。至此,我们已经能认为这位成功报名者下学期肯定会出现在学校食堂了,所以年终的教代会上,领导班子很自信地给教师们答复了聘请厨师的问题,请大家放心,吃饭问题解决了。到此,谁还会有疑问呢,大家欢欢喜喜地放假回家了。 我在期盼着通知,只有填写用工表格,就业局的用工通知。很快,教育局来电话了,让人员填写表格,21号就送到就业局。我接到通知,赶紧转发给这位“厨师”,让她抓紧时间填写。昨天下午,我专门到学校给我签字盖章,内心觉得轻松了许多,难题终于解决了,这等于给老师们解决了一个大困难。
第三次遇阻
事事难料,看着已经成功的事,今天又有戏剧性的突变。中午,突然接到这位“厨师”的微信,说是不想干了,原因是她开始以为是最少也得签三年用工合同,可是这次只签一年半的合同,以后就再也享受不了公岗待遇了。这个理由我无言以对,我没有能力改变政策。交流过后,对方彻底拒绝了。一切又恢复到起始阶段,多日来,大家紧张而忙碌地合作也无功而废了。再找人,已经不可能了,要求是只能从报名成功的人员里找寻合适人选。怎么可能找到呢?当时报名时就已经选拔了,这个岗位只上报了她一人,现在就算报名册表里有人,也是住在离我们学校很远的地方的,谁会来呢?不死心的我还是拿起手机挨着预留的电话逐一拨打,结果可想而知,我彻底被冷漠打倒了……
我怎么给带着欣喜回家的同事们解释呢?这偏远的农村,做成一件事怎么这么难呢?不能就此放弃,赶紧和人事预约,我们期盼着三年期的公岗。可是担心还是有的:公岗到手的时候,能否找到合适的人选,会不会又因找不人员而让好不容易到手的公岗名额再次流失呢?
真说不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