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保持亲情第一,是指建立在:你不是跟孩子权力之争,不是你对我错,不是你输我赢的一种状态,是相互尊重,接纳孩子的一种状态。在自己情绪稳定的情况之下,你才有智慧去想到一些方法,去理解他的那种感受。对孩子的种种建议,如果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尊重,感受到完全被接纳,才能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走。
亲情第一应区分以下三种情况:
1. 亲情泛滥:家长的过度关注、家长的理想预期、家长的救赎心理
亲情泛滥可能类似于溺爱,就是我们不愿意看到到孩子有丁点的委屈或者受苦。有三种可能:第一是家长的过度关注。没有随着孩子年龄成长而给他提供适当的支持,而且一直把孩子停留在某个年龄阶段。第二是家长通常对孩子都有一个非常理想的预期。第三是家长看到孩子受委屈受苦时的一种救赎心理。
这样的亲情泛滥是没有尊重界限,没有尊重到孩子。过度关注是因为家长一直不放心,所以不断去期待他做。或者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间的某种缺失,自己有意识之后存在着一种心理。过度关注孩子的需求时就不能做到延迟满足。
家长对孩子的理想预期是希望孩子未来都会开心快乐,这个可能是根深蒂固是下意识的一种反应,但现实是不可能这样的。当孩子哭了,委屈,难过,受挫,家长就感觉就心疼,就希望把孩子难受的情绪中解救出来。义不容辞的去救赎孩子。这种爱是没有界限的,如果你没有界限,那是一溺爱,那是一种害。
亲情第一,我们要意识到你是不是对孩子某些方面存在的一些内疚心理。回到现实中来,孩子该高兴时就高兴,该伤心时伤心,该挫败时挫败,该感觉到成就感就有,这才是一个正常的一种表现,而不是说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开心快乐。当孩子有这种情绪时,我们不是去解救,而是看见和接纳,我们能给他什么支持。正常来说,孩子跟你表达情绪的时候,不是让你去帮他解决问题,而是看见他,陪伴他。
2. 亲情缺失:亲情泛滥之后的另一极端方式;超理性模式,家长缺乏对情绪的认知、接纳与平衡能力
亲情缺失的原因可能是:当你用亲情泛滥给的爱太多之后,发现这种方式不行了出问题了,那就采取另外一种非常严格的方式,非常理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那我就换一种很极致的方法来处理,这可能亲情泛滥之后的另一种极端方式。也可能是从小自己在家庭成长过程中习惯了用理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对情感的情绪的认知以及接纳甚至是平衡能力了。
当孩子不按时吃饭的时候,是不是把饭菜收起来,作为一个小教训,不让他吃了?感受下这种是延迟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如果是惩罚就把亲情丢掉了。是亲情连接的方式,用很稳定的方式,用接纳的方式去对待他,有亲情的链接时就会事半功倍。而不是说他饿完了之后长记性了,下次他就不会这么做了,对孩子来说心里会不舒服,感觉不到家庭的关爱。
3. 亲情连接:尊重、接纳、高品质、事半功倍
不管是亲情泛滥的方法有亲情缺失的方式,就是没有真正做到亲情第一。真正的亲情第一是亲情有连接的,我们本着尊重、接纳、高品质和事半功倍的,不是你输我赢,而是我们彼此同样重要,我尊重你的想法和真正的感受。同时我也表达我的想法跟感受,我们一起来为某件事情共同思考,共同去找解决办法。
延迟满足并不是去惩罚他或者是过度关注,而是真正的做到尊重,有自制力。
(来源于幸福双翼郑海玲老师的语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