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死了,我们要去哪?

今天的阳光真的是春天的阳光,晒在身上有了微微燥热的感觉。

昨天北京吹了一晚上妖风,呜呜作响,换来今天碧玺的蓝天。

这么好的时候,却让我想起来一件悲伤的事。

确实很久了,因为是五年前,应该也是这样的好天气。

还在大四的我,负责去教学科交毕业选题表。

负责的老师问:你们班里多少人?

我说28个。

她说这里只有27个名字啊。

我突然意识过来。

奥,有个同学前段时间去世了……

我说。

就那种恍然一瞬间,想起有个人永远的不在了。

不会碰到,不会有联系,不会说在哪里听到他的消息。

我只是很后悔,

他在的时候我没有告诉他,

他人很好。

认识他是很高兴的事。

和他做同学觉得很庆幸。

我们到底是用什么方式,回忆起从我们身边消逝的人呢?

我看到《春光乍泄》中,张国荣和梁朝伟握着双手蹩脚的他跳舞。

过去这么久,跟他亲密接触过得这个人,梁朝伟再次想起时会是什么心情呢?

我很庆幸没有感情深厚的人在身边消失溜走,所以不知道那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曾经的中国人,面对死的问题,也许比现在的我们豁达,他们提前很多年就亲自为自己选择好寿衣棺木,知道那一天肯定会来,每年还会选个阳光大好的日子,进行晾晒。

两国打仗,皇帝出征,也会有一队人是专门负责抬皇帝的棺材。

就好像一个热闹的游乐场,你坐上了旋转木马,你喜欢灯光和音乐,也知道会散场离开,让等候在外面的人进场。散场的人回家了,去世的人真的到天堂了吗?

我们之所以对生有留恋,对死有恐惧,是不是因为我们活得没有那么尽兴,总觉的还有事情没做,才那么不甘心?

所以那些奇才怪咖才会用力燃烧掉自己的生命,留给平凡的我们回味整个余生。

如果因为讨论“死”的问题,就看起来悲痛沉重,那说明我距离生死渡外还远的很,好伤心的总结啊。

其实生死观的问题,我一直佩服庄子

《列御寇》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看来是相当严重的,但庄子说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

虽然我们都明白自然如此,需要顺应,但是最顽固不化的也是观念。

一旦形成了“对”的认知,就很难通过其他方式改变。

观念反应成社会的问题就会变成种族歧视、阶级歧视,反映在我们的生活上也会出现代沟这些问题。

说到底,我们在抗衡的,永远不是自然,自然从来没有比变过。

我们对抗的,就是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庄 子 之 乐 石瓢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稚子之乐:...
    my石瓢阅读 4,210评论 3 35
  • 努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是告诉自己也是告诉所有人:我有资格拥抱我想要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痛痛快快的哭...
    喜欢白衣少年的梦阅读 320评论 0 0
  • 暴跳如雷, 这个词听过, 但一直没在身上用过。 昨晚有幸亲身体验到,果然是气势磅礴,怒气攻心的滋味也是别有一番风情...
    糖果7阅读 286评论 7 3
  • 脉搏跳动 血液翻涌夜里 我听到自嘲的声音恐慌 如利刃插穿心隙我是如此安静又狂妄的活着喜欢用残忍刺激神经让自己真实 ...
    墨成阅读 349评论 2 3
  • (一) 今天的午饭是一盘白菜,一个馒头,一碗稀饭。稀饭是前天晚上煲的,舀了一点点的米,加了三碗水,足...
    火隆果呀阅读 1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