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记一般的存在吧。
会从能记得的事情一直写到未来,其实是想给未来的我自己看,怕自己忘记了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一个人的独角戏。
记忆里的小时候
1.母亲给了童年最好的礼物“陪伴”
小时候家里条件很一般,甚至可以用并不富裕,只能顾全生理需求的那种家庭。在2000年还是农民工人老大哥的时代,在工作还是子接母班的时候,在能在厂矿里上班都是种荣耀的时候,我的父母也是厂矿职工。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也还算是稳定。
妈妈说我小时候,她带我到两岁多,我才去的幼儿园,然而在幼儿园也没有上过整月,总是被接走,因为那个时候,厂里的效益很差,发不下来工资,所以妈妈在家的时间总是多些的,所以我和她的连接也很深,我们彼此牵绊直到现在,我已经25了。
幼儿园的生活是不怎么美好的,我记得很容易挨揍,老师也很凶,妈妈总是在上到中午,或者午休的时候来接我,那也是我每天很期盼的事情,你可能会觉得有点不真实,但是我想每个孩子应该都会记得每一天在幼儿园希望第一个被接走的心情,我也是如此,我妈也会特别卓越的第一个来接我。
但有些时候,她更喜欢打麻将。
脑海里印象比较清晰的一次,我哭着揪着来接我表姐的大舅,让他把我带走,因为下午午休的时候他来接我表姐来着,好奇为什么是午休?因为午休是只有孩子躺在床上发呆的时候,至少我是这样,虽然现在沾床就睡。大家在外面玩的时候应该很难注意到哪个小朋友家长来接了谁吧。我和表姐只相差半岁,所以从幼儿园到初中都在一起,是一个班的那种在一起。大舅最后很没脾气的把我一起带到了外婆家,然后就是我妈和舅妈几个人在“堆长城”。
我爸有给我讲“小时侯,你妈就在家隔壁打麻将,有一次气得我直接把你抱起来放在了麻将桌中间”“嫌你在隔壁哭着很吵来着,就抱到牌桌旁边的沙发上,然后有一次拉了人家一沙发。”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
再有我记得的,我妈总是和我的舅妈们一起打麻将,有时候在外婆家吃了晚饭,几个人支个桌子就开始了,我就在旁边看电视看到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等着他们结束了叫我回家,可能那时候我就明白,硬熬是熬不过的。不管有多吵,我都能睡着在小时候。要是到了过年的时候,更是如此了,从奶奶家吃完年饭就去外婆家哥哥带着我们去放炮,他们就要开始继续麻将,姥爷在的时候也会参与到他们,这是牌友一家。
这可能就是我打小就很讨厌麻将,随即讨厌很多棋牌类游戏项目。因为作为一个孩子的我,我讨厌一个麻将抢了我妈。
但是妈妈给的陪伴还是相对比较多的,虽然会逼着我在家抄乘法表,练字,但是都有她的陪伴。比起现在很多小孩子,我想我还是幸福的,童年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爸爸妈妈带着我长大,我觉得也挺重要的,虽然挨的打更多,但是未尝就是件坏事。
2.没有打招呼拿走的东西-都叫“偷”
上了小学对钱有了一些概念,现在已经记不清那是什么感觉了,但是内生动力应该是有一些的。
比如:
你有钱在校门口买很多小零食,那么你身边就会跟随一群小伙伴,像现在负责买单的成年人身边跟着的酒肉朋友一般的存在着的人。
钱可以让你身边热闹起来,大家都重视你,关注你,可能孩子甚至每一个成年人都是需要被关注的吧。
其实也不知道,并没有钱的认知。
那个时候的我就欣然的拿了家里的钱,很多,反正在那个年龄段和大环境里是不少的,具体数目就不说了,因为也模糊了,只知道应该够一家人一个月的日常开销了。为什么知道呢?必然是花钱一时爽,然后就被发现了,没办法具体形容当时花钱的心态,因为我已经想不起来了,真的很难在想起来。零星记得的就是被发现了,因为奇怪的多了一些东西,爸爸发现了家里的现金少了。就这样严刑拷打下我招供了,因为怎么都是要说的,虽然本想死不承认,毕竟办了坏事都是不愿承认的。
我妈说我是个“小偷”“贼”“家贼难防”这样一系列的话语,反而在我身上起不到太大的感化,或者鞭挞。
我爸就很厉害了,他其实没什么学历,但是他又是个特细致的人,不然我拿了多少他都有数。他在混合双打之后,带我出去聊天,他认为我们需要聊聊吧应该。现在回想,我觉得这正是高明之处,他在那个时间把我当成了一个成年人一样,和我讲一些东西,那是我第一次有了钱的概念。
具体说了什么我已经全然不记得了,只知道在家属院里的花坛边的石头牙子边上坐着,他说了很多。让我明白了我的家庭能给我带来什么,父母能支撑的是什么,更重要是钱是什么,能带来什么。然后钱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