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影视剧本写作也离不开这三大套路

用“废寝忘食”来形容追电视剧时的我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尤其是以前,一到放长假,每天睁开眼第一时间打开电脑,在网络上搜索积攒许久的热播电视剧,点开播放一坐就是5、6个小时,随着剧情的发展,还会不自觉的角色代入,和朋友引发激烈的讨论,沉迷其中。

为什么追电视剧的我们会这么轻易的被剧情所牵引,所打动?带着这个思考,我在最近读的一本书里找到答案。


这本书是《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它的作者是个日本人,叫高杉尚孝。他曾经任职于美孚、摩根大通等世界一流企业,同时是个很厉害的作家,后来根据自己曾经在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工作的丰富经验,总结出超实用的文案写作技巧,写进了这本书里。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无论是剧本还是文案,要写的好都离不开这三大套路。


套路一:

文案(剧本)结构要完整

 电视剧像《欢乐颂》、《甄嬛传》等能够有这么高的收视率,吸引这么多观众的眼球,除了演员出色的演技,还少不了完整的故事结构。

其实,在我们写文案的时候也一样。很多人在下笔之前,没有先构思文章的结构,总认为先把要表达的想法一条一条写出来再说,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使你的文章过于模糊,杂乱无章,后续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去修改和调整,事倍功半。

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来构建我们文章的结构呢?高杉尚孝在书中给我们推荐了“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是一种依照层级来配置主题或信息的图表。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信息金字塔”。

在信息金字塔的构图中,通常把最想表达的信息放在最上层,我们称之为“主要信息”。比如我正在写这篇书评,是研究写作的套路,那么这个就是我需要放在最上层的主要信息了。

再比如电视剧《欢乐颂》,这部剧是描述五个女孩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互相体谅、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故事,所有剧情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所以这个就成为了该片的主要信息。

主要信息之下,紧接着就是“关键信息”。假设你的文章是以章构成,那么每一章的信息就是关键信息。

最后一层是“次要信息”。如果说关键信息相当于章,那么,次要信息就是构成章的分段信息。

就像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围绕“亲情和家庭沟通”展开剧情,这是主要信息;苏家三兄妹相当于“关键信息”;各种剧情故事详细描述苏家三兄妹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则是次要信息。

所以,不难发现,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先把文章的逻辑结构构思好,这样才有利于写作时可以确认细节,表达出更好的整体性。

 

套路二:

信息(剧情)设计要紧凑

既然在下笔之前已经确立好文章结构,那么信息(剧情)的环环相扣就是吸引接收者的关键。从金字塔结构来说,关键主题这个层级的发展流程,就是一种结构性的故事展开。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故事展开的基本流程为:S-C-Q-O-R.

什么是“SCQOR”?就是Situation(设定状况)、Complication(发现问题)、Question(设定课题)、Obstacle(克服障碍)、Resolution(解决、收尾)。以大家熟知的“起、承、转、合”构架来做比对的话,SCQ为“起”,O为“承、转、承、转”,R为“合”。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1.S——设定状况

也就是先介绍故事的主角,同时要让信息接收者知道主角目前处于稳定的状态。主角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公司,或者地区。然而必要条件是,主角即使不是人,也必须拥有某种意志或愿望,或者是可以采取某种行动的主体。

就像《我是猫》的主角为猫,迪士尼的米老鼠是老鼠,《汤玛士火车》的主角是火车,主角虽然不是人,但同样拥有人的意志和行动。

2.C——发现问题

紧接在S(设定状况)之后是C(发现问题)。意思就是,C表现出事情发生变化,会颠覆了S的稳定状态。

电影《生存家族》里,剧情开始是先介绍铃木一家四口在东京安逸美好的生活(S),然而有一天,面临突如其来的大停电,严重影响了他们一家,甚至是整个东京的生存。停电这一灾难忽然降临,就是C的出现。

3.Q——设定课题

C(发现问题)之后是Q(设定课题)。当问题出现之后,我们肯定要寻求解决的方案——应急处理。

在《生存家族》中,铃木一家面临东京大停电这一难题,被迫做出应对措施。在一切电的工具都不能使用的情况下,他们选择收拾好行李和带上少量干粮,逃离东京,骑自行车去乡下的家人那里避难。这一举动就是他们家的应急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写作时,故事的导入部分“SCQ”一定要紧凑,如果过于冗长拖沓反而会影响接收者的观感。

4.O & R——克服障碍 & 解决收尾

Q的下一个步骤为O。由于O是要解决Q阶段所设定的可定,也就是要解决危机,找回C阶段打破的安定感,所以O的过程是故事展开的核心,应该用最大的篇幅去展开描述。

换做剧本当中,O就是我们常说的“重头戏”,是整个剧本的高潮部分。优秀的讲故事者,会生动描述主角克服困难的过程。如果说铃木一家自出发开始就很轻松顺利的回到乡下,这样描述未免太过平铺直叙,毫无起伏。所以编剧会设立他们在踏上返乡的路上,遇到种种困难,如“狂风暴雨”的天气,“饥寒交迫”的情景等等,这些都是作为故事展开的细节,刻画出人物性格的重点。

最后一步是R。一般来说,故事有开头就会有结尾,这个部分作者建议要简单有力。除了确认最终信息之外,也要确认O和R的内容篇幅是否已经做过调整,还要确认是否经过O,才得到R。

套路三:

主题最好是质数且不宜过多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里写道:信息是传递者想“表达什么”,而主题则是传递者对于“关于什么”的表达。

由于主题就像装入信息的容器,所以思考主题数量的时候,等同于思考信息的数量。首先是主要主题,基本上是只有一个比较好。例如书中的例子:

“读书排水对环境的影响”

“关于Z计划进展状况的评价”

“关于营业额倍增的新事业提案”

因为如果主题不止一个的话,接收者会比较难理解你想表达的信息。但是有时候想表达的内容比较多,那怎么办才好呢?

建议是分成关键主题来处理比较合适。不过关键主题更加应该注意数量,尽量是三个或者五个,最多是七个。根据心理学家研究,以数量来说,七这个数字,是人类听过一次后可以记住的上限。

你发现了吗?三、五、七等数字,它们都是质数。所谓“质数”,就是除了一和本身之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字。有人说为什么不能用一或者二?因为我们无法用一来分隔主题,二也难以在文章中取得平衡。综上所述,关键主题的数量至少要有三个。

总的来说,开头紧凑,过程精彩,结尾简洁有力,才能算得上优秀的文章。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会一鼓作气写了长篇大论,读者却很难理解你想阐述的主题。通过学习《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从文章结构、信息设计和主题数量这几方面入手,换一种写作的方式,相信会让你和读者眼前一亮。

写作的三个套路,你get到了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导入】我有一个朋友小王,在公司做销售工作,平时呢业绩还不错,但是一到月末和年终的时候,他就开始犯愁了。为什么呢?...
    书书大福晋阅读 883评论 6 5
  • 我来自一个虽然不繁华,但充满快乐的地方。 那是一个小山村,每天伴着鸟儿的叫声起床。听着安静的虫儿叫声入眠。 小时候...
    呓语雪阅读 248评论 7 7
  • 今天一个人去吃了烤鱼,唱了歌,喝了酒,看了后来,抽了第一根烟。其实一个人过也没那么坏。从一月份到五月初,四个月的时...
    小可爱吖ovo阅读 112评论 0 0
  • 夏小萌和萧南是同学,两人从小学开始,就在同一个班级,初中进了市重点,又分到了同一个班,就连现在上高中了,两人还是在...
    百分之五的空间阅读 925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