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付洋姐问我,《三体》里面是不是提到了联合国那帮人坐在一起看《百家讲坛》了?我想一会,没想起来,于是我给她百度了一下,百度的结果显示:的确提到了《百家讲坛》,但讲的是主人公罗辑要去《百家讲坛》讲话。
她一愣:“你居然百度出来的,还不如我自己查。”
“可我已经百度好了啊!要自己查干嘛不早说。”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书是我一个月之前看的,可我很多内容都已经忘了。记得的只有:这书挺好看的。好看之处也能说一两点:结构紧密相联,情节跌但起伏,见解独到深刻。
是不是有种泛泛而谈的感觉?是就对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会越来越淡忘里面的内容,因此当一些人问我某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时,我只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比如《三体》讲的就是三体人侵略地球的故事。要是有人追问,能说得具体一点吗?我只能回答:不可以,你自己去看书吧。
类似的情况还会出现在:妈妈问我昨天中午吃了什么(我和爸妈中午不在一起吃饭);编辑告知我某稿子过了,但做了修改的标题便会让我困惑这是哪篇文章,读者说喜欢我某篇文章的一个情节……更要命的是,许久没联系的人跑出来问我:“你记得我吗?”,这别提有多尴尬了,你说我这样的记忆力,我要花多大的力气才想起你来?
就是这样的一个我,每天都在看书,每天都在写稿子,每天都在遗忘看过的书和写过的文,想想就觉得挺呆的,然而,“只呆不萌”才更让人崩溃。
为了改变,我实行了“不动笔墨不读书”计划,我有专门的本子做摘抄和画思维导图,还不时为看过的书写评论,可是句子是喜欢的句子,导图是书中最基本的结构,书评表达的是我对它们的理解,书中的许多内容,我还是记不住。
这事挺苦恼的,读了这么多书,忘了这么多内容,有些甚至读了跟没读一样。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不讨好。
直到有一天,我像柯南那样,脑袋后面出现一道白光,我忽然想到另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把书里面的东西都记住?
我看的书绝大部分是出于兴趣,涉及的范围很广,有文学有历史,有哲学有管理,有社科有科普,无论哪一种,都不外乎满足好奇心、消磨时间、提高思想深度和写作水平,它们之中没有一项以“记忆”的方式考察我的水平。尽管其中有一些需要我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内容,可是你知道的,复述的时候,我已经把看过的东西转化掉了。它们不是文本的内容,而是我的内容。何况很多时候,当我提及我喜欢某个作家或者某一本书的时候,我喜欢的是他们给我的感觉,让我惊叹的文章结构(一般是精彩的结局反转),让我豁然开朗的答疑(彼时会觉得这文章是为我写的),让我脑洞大开的新知识。
我想,如果某一天,有人问我读了这么多书,是否能记住?我会坦然地告诉他,记不住,也不用去记住,因为用不着。世界这么大,你需要记住的事情,从来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