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差阳错赶上了首映日的“后来的我们”,座无虚席的影厅,吸引的大多是年轻的男男女女,就如同当初正青春的我们借着《致青春》去“缅怀”青春,试图从那些破碎的青春里拼凑出我们自己的青春,结果自然因人而异。于我而言,此后便是对这类的电影题材“敬而远之”,但《后来》这首歌却实在是喜欢,也许基于这一点,已足以让很多人心甘情愿踏进影院,去看看那个一直唱着“后来”的刘若英,抑或每一个“我们”,是如何从“曾经的我们”变成“后来的我们”,而后来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也许,该庆幸的是,这场观影,因于机缘巧合,临时起意,并未怀抱这种期待,所以,不惊喜不失望不意外不吐槽。
错过,究竟是谁的过错?
错过 我们都有过错 / 在幸福的角落 还要奢求什么 / 直到有一天 遗憾开出它的花朵 /谁都会明白 从前才是最快乐
错过 上天都有过错 / 创造悲欢离合 要我们承担后果 / 每一个人 是另一个人的景色 / 在寂寞的时候 什么比爱更赤裸裸
曾经停泊过就已 很值得 / 曾经停泊过就已 很值得
——梁咏琪《错过》
每每听到这首歌,就仿佛在歌唱我们自己,最初的停泊,而后是漫长的漂泊。再美的风景,终究是留不住的过眼云烟,或是照片上早已定格了的褪了色的无疾而终,不了了之……就好似,这世上很多很多的错过,和遗憾……
一首《后来》,又唱出了多少有后来没我们的错过?刘若英一遍一遍地唱着,我们一遍一遍地听着,一遍一遍地遗憾着……“后来”,是一个多么残忍的词,又是一个多么残忍的时间,在那个人早已远去,消失在茫茫人海的时候,只能在眼泪中,才能明白的,那些错过。
“那时候的爱情,为什么就能那样简单”?简单到,因为一个笑,喜欢上一个人。可惜,后来,再也没能遇到过,拥有那样笑容的人。
“而又是为什么人年少时,一定要让深爱的人受伤”?好似一场你追我赶的游戏,在你情我愿之间,却独独缺少了站在那个人身边的勇气。
“如果当时我们能不那么倔强,现在也不那么遗憾”。当初的倔强,都成了现在的遗憾,有多倔强,就有多遗憾……
后来,方小晓问林见清:“你爱过我吗?”林见清沉默后反问道:“你爱过我吗?”方小晓看着林见清一字一句地说:“我一直都爱你”。不是爱过,而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爱你。
方小晓说:I miss you,林见深说:我也想你了,方小晓说:我说的是‘我错过你了’。
错过,是一件多么痛彻心扉,却再也无能为力的事情。就如同,《后来》中的那句歌词“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爱情应该是什么样子?
方小晓是一个感情史异常“丰富”的女生,她是爱情里的“疯子”。可是,在与林见清交往之前,她追求的是“爱情”么?不,她追求的是体面的生活,物质的满足,她的男友们都是北京户口,拥有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能够随时入手或已经拥有一套房子,她不在乎对方的面貌、身高、年龄,甚至可以自欺欺人地认为只要能为她花钱即使没有陪伴也是对她好,直到林见清,这个人打破了她所有的标准,在这段爱情里,她有了很多的“无所谓”,她不在乎有没有房子,她不在乎有没有钱,她觉得只要能跟林见清在一起,就可以“勇闯星球”什么都不怕!
也许,这就是爱情。在林见清面前,她是真正的她,会骂人、会打牌、会喝酒的方小晓。她,与林见清不同,初遇时,她已经北漂四年,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尝尽了人情冷暖,所以,她有她的“世故”。她历经情路坎坷,却无一善终。后来,她自嘲她很旺前男友,他们离开了她之后都过得很好,是不是很帅气?林见清说:“很惨,无依无靠的很可怜。最大的悲哀是我已经没有了为你做点什么的资格。”这时候的林见清,已经有了北京户口,有房有车,娶妻生子,而这些都曾是方小晓想要的美好生活,他一一做到了,只是,那个人不是她。
但这是方小晓的选择,她的爱不同于林见清,林见清的爱是希望分手后,方小晓能过得比自己差一点,他觉得如果她比自己快乐,而这份快乐却不是自己给的,他会难过。而方小晓的离开,却是为了成全林见清,她不愿林见清继续在这段爱情里迷失自己,而把她的梦想当做他唯一的梦想,这个道理,即使在他已经功成名就时也没有懂得,他不明白明明已经做到了可以给她一切,她却依然不愿意回来,他从未懂她,她所想要的早已不是一座北京的大房子,她想要的只是一个家,真正的家。后来,知道他过得比她好,她有多悲凉,就有多欣慰,因为,这是她爱林见清的方式。
再见,再也不见
在这场电影中,很喜欢方小晓林见清最后告别的场景——一场“认真的告别”:林见清,再见,方小晓,再见。离别从来都是匆匆,于是,总因太过于遗憾而久久未能释怀,一场正式的告别,一句认真的再见,是何其重要,我相信,直到林见清和方小晓从说出“再见”的那刻起,他们才真正的放下了。
有些人从不说再见,是怕再也不见,有些人说再见,是为了再也不见。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对于未读过大学的方小晓来说,太过晦涩,可最后告别的时候,这句话,第一次完整的自方小晓口中说出,林见清说,祝你遇到可以这样为你的人。此后,一切,都已尽在不言中……
不负彼此,已足够
电影表达更多的是关于爱情,私认为,电影最大的亮点却是关于亲情,尤其是林见清的父亲给方小晓写信的画面,直戳泪点,深夜破旧的小餐馆里,一盏昏黄的灯光下,眼睛模糊的林父,以头低到几乎贴近信纸的姿势一笔一划地写下一个如同“父亲”对“女儿”般的牵挂与思念。对于林父来说,方小晓甚至给予了林见清都没能给予的理解与陪伴,当林见清被关而未能回家过年时,是方小晓独自回去替他陪伴林父,在一桌邻居面前保全了林见清的“体面”,就如同她在同学聚会上保护林见清的“自尊”,她面不改色地说着一个又一个谎言,林父未必不知,却也不动声色,配合着她的表演。
林父问方小晓“是不是,我害了他?”,他对儿子充满了愧疚。这种心情,方小晓又何尝没有。刚踏出家门的方小晓,边走边哭,泪水决堤一般,仿佛所有的委屈都在此刻奔涌而来,而独自留在家里的林父,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父爱如山,沉默无言。林父对儿子的爱从来不在言语上,而是倾注在了儿子爱吃的家乡美食之中,与不经意的只言片语之中,影片大部分的时间里,林父总是独自穿梭在厨房里、嗑花生、独酌,独自看电视,抑或在过年的深夜拄着拐杖站在门前雪地里等待还未归来的儿子,真实地就如同你我的父亲的模样,孤独却无论如何都不愿离开家乡。这份深沉的爱,当时的林见清却也不懂,同方小晓一样,他以为他们需要的是大城市里更好的房子,而在林见清身上,又有多少我们自己的影子,不愿回家,对父母缺少陪伴,缺少耐心,而等到我们幡然悔悟之时,往往已经“来不及”,造成了更多的无法弥补的遗憾。
方小晓没有父亲,而林父在很大程度上就填补了这样的角色,他们彼此早已视对方为家人,那一封家书,言语间的疼惜与宽慰,日常的叮咛与盼望,表露无遗。林父也在遗憾着,他说:“缘分这件事,彼此不负就够了。但人啊,想要不负此生太难了。”或许,借林父之口,这也是刘若英最终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人生总有遗憾,缘分有聚有散,我们遇过,爱过,就已不负彼此。
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陈奕迅《我们》
伊恩永远爱着凯丽。
该说的,别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