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犀牛还是天鹅?——5月25日

犀牛与天鹅的理论,不单可以应用在经济学,也能应用在自己的人生人格设定上。

在心理学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觉,很多时候在初次认识的30秒,在彼此还没开口之前,就已在内心判定,在未来的生活交往中,有时候会发现这种判定有点偏差,开始认为诚实可靠的,未必是,开始认为满嘴胡言的,也未必是,这个称为首因效应。

随之而来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会不自觉的进行贴标签的动作,通过时间积累,这些标签越来越清晰明了固化,这种判定,是符合生活规律的,忙碌的人生时间有限,总该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更优的选择上。

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销售培训课程都会把心理学的首因效应放进培训课程,我们越来越难分辨首次印象特别好是本身就具有的还是培训后的结果,就像我们越来越难知道直播背后的人与真人有多大差异一样,首因具备的参考价值是该逐步降低了,而后期评估则需要加大权重,俗称:日久见人心。

长期评估比一见钟情更靠谱,原因也是人很难长期伪装成另外一种样子,凡是假的,总有破绽。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旦这种标签用足够的时间形成了,很难改变,会进入固化阶段,成为别人对自己的一种长久评估,并且在事情发生时,自动形成预判。

例如:一个在自己印象中总是爱说大话的人,突然有一天良心发现,对我说了真实的话,但是在我心中对方是大话精,则会惯性预判对方现在说的是假话,并倾向于不思考证实就出答案。

于是,这个人在我心中就成为了灰犀牛,就是坏的,不好的,不值得交往的,不应该帮助的,不能相信的。很委屈吧?如果你是这个人。的确,我已经以偏概全,有点忘记了理智的样子,没有进行思考。然,这就是真实的世界,细追究下来,原因还是出在自己的身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要让自己成为他人眼中的灰犀牛的方法,就是时刻的自省,每天临睡之前,想想今天见到的人,今天处理的事情,今天答应别人的有没有完成,如果没有,马上完成,在自己忘记之前。如果不能马上完成的,起码给一个回应,告诉对方现在的进度,完成的时间等。

或者这些事都是一些小事,只是,加上时间的加持后,慢慢的,会成为别人心目中靠谱的人,诚信的人,值得托付的人,万一有一天,不小心做错事情的时候,对方会自动解读为黑天鹅事件,倾向于原谅,并不改变对我看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然,我不是想说,我们如此做就是为了将来做错事取得原谅而做,而是,想要提醒自己注意小的事情小的细节。就像电影里的很多人设,伟大于设计,崩塌于细节,比如崩塌的一塌糊涂的权利的游戏8,1-7的伟大,抵不过8的崩溃。

把自己打造成犀牛或者是天鹅,源于细节,源于时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系根据蚂蚁私塾蔡叔对于《灰犀牛》这本书的解读,整理加上自身的感悟而来 上医治未病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
    刘春小阅读 4,379评论 0 1
  • QQ首页的弹窗和天气效果都挺好,最近琢磨了一下用electron来仿造出这样的效果,主要是弹窗控件这块,也考虑了一...
    智能_9278阅读 7,280评论 0 1
  • 昨天就决定好了今天去医院复查。可是今天期末考试,我一整天都有监考。但这些问题,在我的死党面前,根本不是问题。 B君...
    会思想的蒹葭阅读 2,490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