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承认,在这块小屏幕真切的显示出数字之前,在炉子发出悦耳的“滴”声之前,我们都还担心着、祈祷着。以至于第一次尝试,因为忘记按下接线板上的开关而导致电磁炉无法工作时,我们的心快要跳出来了。这个担忧是我们在超市里推着购物车时突然产生的,那会儿车里已经被速冻水饺、生土豆、脆皮豆腐、笋、牛羊肉以及各种蘸料底料装满了,我们正在挑选便宜又耐用的碗,突然蹦出一句:“我们连炉子能不能正常工作都没有试过,凭什么这么自信的买了这么多东西?”我们着实自信,这顿精美的晚餐计划三人享用,但是购物车里的食材明显够四人或者更多数的人分食。
电磁炉是我从家里带过来的,学校伙食吃多了会腻,一顿火锅算是元旦来临前对我们的犒劳,在没有“摸清”宿舍各种机制前是绝计不敢把这样教科书式的“违规电器”带进来的,但是摸爬滚打这么久,早已熟知那个插孔可以接大功率电器而不会跳闸断电了,因此把电磁炉带到学校来也就提上了日程。
当晚,我们用着灿哥的折叠桌,吴哥的漏勺,还有我们的炉子,烧起了一锅水,就餐的三个人围坐在略显狭窄的寝室里,底料选的番茄锅,有股酸甜的味道在空气中蔓延,怕从我们屋里飘出的“幽香”吸引太多的围观群众,只好把靠近我们的这扇窗子打开,窗外俨然已经零度之下了,屋里的温度骤降,一直到锅里的水翻滚起来,掀开了锅盖,水蒸气在较冷的屋子里看着很明显,真白。
把肉下进锅里,沸腾的水就略微恢复平静,消停了一会儿,趁着这功夫,我们仨把蘸料拌在碗里,金针菇还在包装袋里没有洗,把带着土的“尾巴”掐掉洗干净之后,浓郁的菌香为就扑鼻而来了,水再次沸腾之后,肉刚好变色,肥牛怕“老”,三双筷子一起下锅捞,一盒牛肉刚好一斤,下进锅里一半,肉是“实在”东西,捞出来的肉还那么多,从滚水里捞出来,放到蘸料里冷却,还冒着热气的牛肉就逐渐冷却了,裹上了一层油,牛肉下肚,室温也回升了,围着火锅,就越吃越热了,早有准备的我们已经脱掉了厚衣服,一层单衣或者一件短袖一点也不冷了。
门关的再严,也挡不住无孔不入的丝缕飘香钻进隔壁的房间里。锅开了两遍,肉下了几轮,屋门被“访客”推开又关上,关上又推开。
素菜买的不多,吃到后面锅里只剩下各种肉了,一整袋速冻饺子被撕开了口,一只饺子都还没有煮,但是三个人全吃了个肚儿圆,再吃不下了,感谢房山的气温即使到了中午还能保持在零下的水平,让我们还敢用夹子封上口,把这些没吃完的食材放在这个天然大冰箱里。
群里传来了近日要查宿舍的噩耗,饭后剩下的“烂摊子”要收拾的干干净净,东拼西凑竟然找来了洗碗布洗涤灵,像在家里生活一样,当洗好的碗筷摞在一起放进“碗橱”里时,不由得对以后的生活增添了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