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your heart”这是乔布斯非常著名的一句话,也是作为人本主义最简洁明了的概括。人本主义进入我们的世界也是这近几年的事情,而我也是受益人之一。
大学毕业之前,甚至毕业后的两三年,我都还生活在大众的价值观下,或者说庸众的价值观下,而自己在这种价值观的竞争中难免活得辛苦,难免自卑。
虽然我的家庭不是知识分子,但从小父亲对我的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我们没有幼儿园或学前班,上学之前父亲就给我买幼儿画报、本子和笔,作为小学教师的外公也经常带给我一些当时看来非常精美的画本,所以,小学一年级开始我的成绩就非常好,但期末考试的时候只考了个第三名,父亲也很高兴,班主任说可以评“三好学生”的。农村的小学办事效率比较低,开学的时候才开始颁奖,在台下一直等我的名字,可等到所有奖项发完也没有听到我的名字,而意外的是,学习成绩明显比我落后的邻家小女孩却领了“三好学生”,比我小几个月的堂妹也领到了“学习积极分子”的奖状。当时没有照镜子,我想我那张小脸一定是灰色的,带着无比失落的心情,回到家。当着那些小伙伴们的面,父亲又把满腔怒火发在了我的身上。父亲的性格属于内敛性的,只知道踏踏实实做事,不太懂得表达,在他们那辈人算来是有能力但不表现的这种,但越是这种性格的人就越是想拿行动和成果来证明自己,我理所当然就成为他期望最大的种子。
稍微大一点,我就知道,其实父亲真正生气的不是我,而是生自己的气。因为自己没有任何身份背景,不像领居小女孩的父亲是村支书,不像伯父是村主任,而当时的小学校长就是一溜须拍马之徒。
这种“交易”的结果一直影响到我小学五年级,父亲不懂得鼓励,只会嗔怪,嗔怪自己的同时也嗔怪我,在这种压力和影响之下,我的学习成绩维持到二年级之后就一直好不起来。
上学的年代,学习成绩成了评判我的唯一标准。而我,每一次升学,都要经历从班级的中下排名挣扎到前几名,小学进入初中,来自镇中心小学的他们比你优秀多了,初中进入高中,县中学的他们又比你优秀多了。永远以他们为标的,靠近、超越……
进入大学,虽然同学们很少比成绩,但球打得好,游戏玩得好,有没有女朋友成了新的竞赛场。参加了足球队和排球队,但在那里我一点成就感都找不到。我们班的男生经常组团去网吧通宵打游戏,但我却没有一点兴奋感。我虽然受女孩子欢迎,但那时的我并不擅长亲密关系,直到大四的时候才有女朋友,毕业的时候因为双方志向不和,就结束了。
进入职场后,前两三年的同学聚会,聊的话题始终也离不开那些关键词:男女朋友、工资、职位,而我已经有些怨烦了,不想再谈论这些无聊的话题,慢慢的,自然也就疏远了,偶尔朋友圈看到他们找到新的归属了,为人父母了,然而谈论的话题也越来越无聊。
也许是本性使然,虽然从小身边各种声音告诉我,要去攀附关系,要学会人情世故,但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有另外一套人生哲学也可以让自己过得很好。
竞争的本质是差异化,而我之前一直活在同质化的竞争场中,每个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本性、家世、成长经历形成你独特的个性,在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当中,个性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只有发挥好它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散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