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蕾
<1>
“小猫。”“我不是小猫。”“小狗。”“我不是小狗。”“那你是什么?”“我是人。”“小人。”“啊啊啊,我不是小人。”“哈哈哈。”我和小妹在车上这么瞎聊着。
姑姑走近车身,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车窗紧闭,我们都没听清。几秒后,姑姑敲了敲玻璃窗,小妹才摇下车窗。姑姑上车后开始数落小妹:“你怎么反应这么迟钝,我在外面讲话,你不知道摇下车窗或者打开车门?”小妹一言不发。姑姑最后加了一句:“怎么像个弱智一样!”小妹抛出一句“我就是个弱智”后就沉默了,任凭我再怎么逗她她都无动于衷。直到最后我到车站下车,小妹才隔着车窗说了声“再见”。
延伸到家庭中,这样的谈话模式随处可见。小妹对我们说:“我去房间唱歌了,你们都不要进来!”随后关上了房门,大声地唱歌。姑姑笑着说:“就她那副嗓音,还想着唱歌呢!”谈及小妹的学习情况,姑姑叹了口气说:“只知道玩不知道学,我对她已经不抱期望。”诸如此类的话,即使小妹当场,姑姑也毫不忌讳。
分别前夜与小妹“卧聊”。小妹说她喜欢唱歌、画漫画,想学日语,以后的梦想是当一名演员。小妹是个有想法的女孩,然而缺乏缺乏明确的指导。姑姑整日在忙,对小妹只是口头上的教育,却没有从思想上进行指引。而这样的工作,除非父母受过一定的教育或具备一定的见识,才有可能胜任。
<2>
同样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处,另外一幅场景同样令人惊异。
导师请新入学的同学吃饭,同是大学教师的先生和刚上初一的儿子一并出席。小男孩思维活跃,说话滔滔不绝,最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他有明确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到美国某知名公司当游戏设计师。小时候,谁都有自己的梦想,但能把自己的梦想落实到具体时间、地点的却寥寥无几。谈话间,小男孩驳回了妈妈的一些观点。导师立即以一种极度温柔的声音微笑着说:“哦,原来是这样的。妈妈错了,你是对的。”
记得某年暑假给两个男孩当家教。其中,一个男孩生性内向,平时喜欢捯饬花花草草。男孩的妈妈一个劲抱怨:“一个大男孩,整天玩花花草草,像什么样子!”我开解道:“这是很好的爱好啊,以后他可以学园林设计啊。”男孩的妈妈默不作声,但从她不屑一顾的表情可以看出,摆弄花花草草就是不务正业,而只有考到一个高分才是值得喜笑眉开的事情。
<3>
中国的父母,多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上一个好大学就意味着“成龙成风”的开始。当孩子没有以学习为重心时,父母经历了劝说、威逼利诱、失望最后终至绝望。从此,视孩子为仇人,整日以“枪林弹雨重炮”相待。可他们忘了,孩子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这些兴趣爱好足以支撑孩子的内心世界,或许这些兴趣爱好不足以让他在社会上完全立足,但也不至于沦落到一无是处的地步。只是父母太过绝对,只要孩子放弃学习,他们就彻底放弃孩子。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拖延学习,最后甚至厌恶学习。孩子既无心学习,又不被鼓励发展兴趣爱好,最终一无所长。
《拖延心理学》一书提到五种基本的家庭倾向,并认为这五个倾向与与之相伴随的内心恐惧是形成拖延的心理原因。这五种倾向是施压、怀疑、控制、依附和疏远。一开始,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尤其在小学时期)十分亲密,父母处于一种控制的状态同时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孩子也会乖乖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随着孩子步入初中开始进入叛逆期,开始出现不听话不学习的情况,父母开始对孩子施压——听父母话的孩子依然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关爱,而不听话的孩子被谴责、被训斥后,在学习上更加拖延,与父母的期待渐行渐远。而感情的隔阂一旦建立,便将过往的种种温馨和之后的对峙与反抗“划江而治”,从此亲子关系逐渐疏远。
<4>
在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著名雕塑家皮格马利翁精心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他深深爱上这位“少女”,为她取名、穿衣,拥抱、亲吻她,期望自己的爱被“少女”接受。历经单相思的煎熬后,皮格马利翁到阿弗洛蒂忒神殿向她求助,祈求女神能赐给他优雅、美丽的妻子。阿佛洛狄忒女神为他的真诚所感动,决定帮他。皮格马利翁回家后凝视着雕像,这时雕像渐渐幻化为人形,并开始讲话,后来成为皮格马利翁的妻子。
心理学中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自我实现的预言”也表明积极暗示的作用。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是父母的作品。作品创造出来后,是不是要给予更多的期望和关爱,才能真正达成所愿?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关爱,其实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不嘲笑不打击,支持其小小的梦想生根发芽,有朝一日定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那天晚上“卧聊”结束前,我跟小妹说:“记住两件事:一是以学习为主,学习成绩达到中上游;以兴趣爱好为辅,课余时间可以画画,先画到300张。”不久后,我给小妹寄了一本漫画书。现在,不时在小妹空间看到她的画作,我都忍不住点赞。这么可爱的女孩,一定要梦想成真啊。
PS:随手附上小妹的画,有模有样,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