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区分放手和放羊
1 生活中父母或长辈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给出很多的指导和评价,当孩子被“教”得太多的时候,孩子会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了。不是孩子不会做事,而是他无法满足他人的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缺乏做事的动力,被父母的意志左右太多的孩子会变得没有主见和自己的想法,那么他的存在感,价值感和自信心都会变低。
2 当父母什么都顺着孩子,让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话,孩子可能慢慢的被自己欲望带走,追求感官需求。
3 人的身上都有天使的一面和魔鬼的一面,家长应该顺应孩子天使的一面,帮助孩子成为内心想要成为的样子,家长要区分孩子内心想要成为的自己和控制不住的自己,去唤醒孩子心里那个更好的自己。
二 如何做到放手而不是放羊
1 放羊是没有目标的,而做到放手的家长是放手而不放心的,当孩子需要帮助时父母会及时的给予帮助,这些家长做事明白为什么,有想法有目标。
2 掌握管与不管就要明白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界限,父母管与不管不是看这是谁的事。一件事情里有一部分是孩子的,还有一部分是父母的,做好自己的部分不干涉孩子的部分就是放手。
3 举例:父母和孩子商定每个月给孩子100块钱的零用钱,孩子的部分就是花这100块钱,如果父母不遵守给100块钱这个规定想给就给就是放羊,如果父母老是担心孩子不会计划而上手去管孩子怎样花钱就是控制。分清界限只做好自己“每月给100块钱”的部份就是放手。界线不清会导致责任不明,责任不明就是一团乱麻。
三 关于决策权
谁承担结果谁拥有选择权。当孩子不具备承担后果的能力时,他没有选择的权利,让孩子承担他能付得起的责任这是放手,不让孩子决定他无力承担后果的事也叫防手。当要求受挫时要允许接纳孩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