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又陷入了一个”writer’s block”。 想要写一点什么的时候,满脑子都是那些”可是这是隐私“,”可是这样说这话的人看见了会怎么想“。想也不敢想,写也不敢写。
一直以来写下来是我与自己和解的方式和我整理思绪的方法。没有人可说的时候,尤其是少有同一种语言和语境的人能懂的时候,写下来尤其重要。也是一种记录,一个曾经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剪影。 更重要的是,我害怕自己正在慢慢失去语言能力。 环境是英文,说话是英文占多数,尤其是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探讨,竟然用英文多于用中文了。也许我不该惊讶。
买中文书不方便, 看的书也都是英文。原版的都是英文。 常用的中文平台上又较少看到优质的表达。开始害怕自己中文读的少,用的少了,表达会开始退化。可能会第一时间想不到最合适的那个词。而我想达到的是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的都能想到对同一个事情的准确表达。其实有时候不知道一个词并没有那么可怕,用一些描述性的语言,也能描述出来,可是这样就不够精确。语言文字背后也并不仅仅是语言,还有语言文化。想不出最合适的词除了用的少了,还有对流行文化的不熟悉。 我想继续用写的方式输出,(谁叫聊天不方便),来重新整理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的变化。
关于让我陷入”writer’s block”的那种好像在背后说人坏话似的内疚感。我的思考只是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引起的,也许别人词不达意,我的思考也并不是在批评这个人,而是一些话和一些行为本身。我的感受,和我的思考。这些人其实只是为了提供一个做出评论的语境,便于理解。也非人身攻击。我也向来不喜欢标签化地一棒子打死所有人。所以好像也没什么好顾虑的。
如果真的想要去沟通交流不同的想法,我想与人沟通有两个阶段,自己先想清楚,再考虑进对方的感受与对方沟通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和解,或者,只是相互承认和接受对方观点的不同。
我写下来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思考,并没有想以这样的方式沟通,如果有,也会写信。
所以自己思考,是想毫无保留地面对自己所有的真实想法。保持对自我真实的重要性在于,了解什么会让自己开心和不开心,什么会让自己焦虑和反感,希望被怎样对待不希望被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定义的一个自我的个性。定义会变,个性会流动。 这是我的想法,与别人无关。
下一个阶段是才是为对方着想,把对方的感受和想法纳入考虑,来选择自己表达的方式。交流表达一般有一个与双方都有关的目的,也许是为了交换不同观点而更了解对方,也许是为了达成共识,也许保留观点地各退一步。
关于什么是”隐私“,明明所有我的所思所想,所有的感受,对我来说都是”个人的“,都可以算是”隐私“。那为什么有些时候有人会说”太过隐私了”呢?这个说法就不大成立。也许跟哪些事情是”taboo”有关,那些不大被拿来公开探讨的事情。那不是更有探讨的意义了吗?所以我选择分享哪些想法和哪些感受,是我的选择,哪些有所保留,哪些是“隐私”,其实也没有一个定论。
总之,Fuck censorship*。继续想我所想,做我所做,让模糊的自我边界变得渐渐清晰。
*(广义,并不只代表网站和平台上因为规定对内容词句进行审核,也想说因为长期被告知”这个可以做“”这个不能做“之后为了自己”不违规“而形成的自我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