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巷私塾内,书声琅琅。陆芸正领着一群蒙童诵读,忽见门外探出阿无的小脑袋,手里还提着苏记曹记的点心纸包——正是她年少时最爱。
"阿无!"陆芸笑盈盈地将她拉进堂内,轻轻按在末排空位。
孩子们都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传闻中的"阿无姐姐",二丫怯生生地道了声:"阿无姐姐好!"
阿无只得挠头点头,心中早已如临大敌。
她正懊悔被邓小童"坑"了之时,只听陆芸道:"今日阿无姐姐便同你们一道听课。"溜走的念头彻底断绝,她只得抱紧点心包,如坐针毡。
阿无一脸惆怅地看向陆芸,突然觉得听陆姐姐讲课,倒也挺美的。
陆芸恰好接着讲到"天地玄黄",温声问道:"抬头看天何色?低头看地何色?"
"蓝的!""黄的!""晚上都黑!"孩童们争相回答。
这时,一直沉默的阿无忽然轻声插话:"天地一色。"
满堂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投向这个抱着点心的姐姐。
陆芸眼中闪过惊喜,柔声追问:"阿无为何这么说?"
阿无看了眼那群小毛孩,一下子来了底气:"暴雨来时……天和地都是灰蒙蒙的,分不清。"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就像……就像墨汁泼满了宣纸。"
陆芸颔首微笑:"说得极是。天地本无定色,晨昏雨雪,各有其态。古人以'玄黄'二字,正是取其变化之意。天时蓝时黑谓'玄',地多黄色谓'黄'。"
"陆夫子,那糕点都有哪些颜色?"石蛋鼓足了勇气问道,其他几个毛孩子眼神发亮。阿无则在一旁窃喜。
陆芸莞尔,转向阿无:"饥肠辘辘,难读圣贤书。阿无,将点心分给大家吧。"
阿无如蒙大赦,忙拆纸包。麻花香、糕点甜顷刻满室,孩子们眼巴巴接过,或急啃或细看。阿无心中那不自在,竟被一种陌生暖意取代。
阳光透窗,照着小口吃点心的孩童,也映亮陆芸温柔侧颜。她拿起一根麻花轻咬,对阿无笑道:"还是旧味。谢谢你,我很欢喜。"
阿无抱着自己那份点心咧嘴一笑,看着满堂暖光笑意,忽然觉得,上个私塾嘛,半点不怵。
邓小童赶到北巷私塾时已是午后未时,刚好临近放学时分。他远远便看见陆芸正送那群毛孩子出私塾,孩子们个个脸上写着开心,与陆先生道别时声音清脆响亮。路过邓小童身边时,几个胆大的孩子笑着打量这个青衫男子,眼中并无怯意,反倒满是好奇。邓小童笑着与他们点头挥手,目送他们蹦跳着离去。
陆芸见他到来,眸中含笑走上前来。阿无则闷着脸从门后探出头,气鼓鼓地瞪着邓小童,觉得被他摆了一道,得好好算算账。
陆芸笑道:“来接她啊?”
邓小童先看了眼阿无以示无辜,最后目光温柔地落在陆芸脸上,语气自然:“嗯,不过主要是过来见你,顺便接她回去。”
阿无没好气地“切”了一声。
陆芸看着阿无摇了摇头,转而挑眉看着邓小童,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什么时候开始学得这般油嘴滑舌的?”
邓小童却忽然正色,想起自己昏迷时,那只始终紧握着他的手,轻声道:“字字真心。”
陆芸只觉耳根微热,心中自然高兴,转移话题道:“在书院那边可都谈妥了?”
邓小童点头应声道:“放心吧,都已谈妥。今晚我再与云道长、青叶前辈他们细商,便可准备搬迁小镇了。”
陆芸看着他沉稳自信的模样,脸上笑意绽放。他也看着陆芸,二人忽然都觉得好像从未这般面对面,仔细地看过对方,不觉相视一笑。
陆芸率先回过神,转头朝阿无唤道:“唉,阿无既然觉得陆姐姐的课无趣,那便先随他回去吧。以后……也不必勉强来了。”
阿无一时惊愕无语,读书人都这样吗?她瞪了陆芸身旁的邓小童一眼,转头对陆芸苦兮兮道:“陆姐姐,没有的事,私塾……还是挺好的!”
陆芸笑靥如花,点头道:“这还差不多,本来早就是我的学生了嘛。”
邓小童趁机拱火不嫌事大,看着阿无笑道:“不如就留在陆姐姐这边吧,私塾里也有伴。”
阿无龇牙咧嘴,朝着邓小童一顿挥拳。
玩笑过后,陆芸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她望向私塾门口,眼中泛起一丝忧色,轻声问道:“搬迁之举…会不会有危险?”
邓小童知她心系小镇安危,也是担心自己,目光沉静地看向她,语气沉稳而肯定:“放心吧。”他言语间似有一股令人心安的力量,“我如今境界已然稳固,一剑搬山,自有十足把握。”
他顿了顿,声音更显从容:“更何况,有云道长和青叶前辈两位从旁护持,万无一失。不必担心。”
陆芸闻言,这才转过头来,眼底的忧虑化作浅浅笑意,朝他点了点头。一旁心情复杂的阿无仿佛也觉得心中的某个地方松了松。
陆芸转身走进那间还残留着孩童暖意的课堂,不一会儿又出来,手里多了一块精致的玫瑰糕,是她方才特意为他留的。
“是不是还没用过午饭?”她轻声问道,将糕点递到他面前。
邓小童看着她,眼神温柔,点了点头。他接过糕点,不忘转头看向一旁嘟囔的阿无,笑着晃了晃手中的玫瑰糕:“多谢小阿无!”
阿无撇了撇嘴。
……
夜深人静,小镇上的灯火一盏盏地熄灭下去,最终融入一片温柔的黑暗与静谧之中。唯有天穹之上,星子尤为明亮。
邓小童与云青子立于小镇那株参天古木之下,青叶的虚影在一旁静静悬浮,散发出温和的碧光。与两位前辈商议后,已然决定——就在今夜,此刻,便完成这搬迁之举,以免夜长梦多。
云青子摇着蒲扇,神色是少有的郑重:“尽管出剑,贫道与青叶道友为你护法,必不教外物相扰。”
青叶的虚影亦轻轻摇曳,一股磅礴而温和的生机之力弥漫开来,悄然将整个小镇笼罩其中,如同为其覆上一层无形的、坚韧的护罩。
邓小童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他屏气凝神,并未立刻调动那通天彻地的力量,而是先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
刹那间,脑海中万千影像如潮水般涌过——
是幼时与玩伴在这古树下嬉闹追逐的笑语;
是爹娘在炊烟袅袅中呼唤他归家的身影;
是书院窗明几净,朗朗读书声穿林渡水;
是天劫骤临那日的惶惑、恐惧与撕心裂肺的悲鸣;
是北巷十年的阴霾与挣扎;
是归来后,陆芸温和的笑脸,阿无别扭却渐显依赖的眼神,孩子们清脆的诵读,乡邻们从疏远到迟疑再到此刻的托付……
熟悉的街巷,熟悉的面孔,已逝的先人,新生的希望……所有关于这座小镇的悲欢离合、记忆残片,此刻都无比清晰地在他心湖中映现、流转。
他再次睁开眼时,眸中所有波澜已归于绝对的平静与深邃,仿佛纳入了整片星空。他向前踏出一步,周身自然流泻出一种渊渟岳峙、与大地同息的气度。
他并指如剑,遥指下方小镇。这一指,看似轻描淡写,却让方圆百里的灵气为之雀跃欢腾,如百川归海般向他指尖汇聚。天空中光晕流转,呈现七彩霞光,却异常柔和。
"山河有灵,听我心意。"他轻声说道,声音不大,如春风拂过,松声阵阵。
随着他的话,整个云水镇开始发出温和嗡鸣。房屋街道微微发光,却不刺眼,而是如同被晨曦温柔唤醒的自然光泽。
邓小童指尖微动,在空中划出一个圆融的弧线。顿时,小镇四周的地脉之气被轻柔唤起,土黄色的灵气如轻纱般升起,将整个小镇温柔包裹。让小镇与大地之间的联结自然地松弛、转化,如同成熟的果实即将离开枝头。
"移步换景,另觅新天。"邓小童心意流转。整个被灵气包裹的小镇开始缓缓上升,树梢的叶片微颤。
当小镇升至半空,邓小童目光转向云霄宫方向,剑指轻引。被灵气包裹的小镇顿时化作一道流光,却不是闪电般迅疾,而是如银河倾泻般流畅自然地滑过天际,在云层中留下一道柔和的光轨,美得让人屏息。
原地成了一处巨坑,地下水脉自然上涌,汇成一汪清澈见底的湖泊,水平如镜,倒映着空中明月。
而在千里之外的河谷平原上,天空如水面般泛起柔和涟漪,云水镇随着流光缓缓显现,轻柔地落在大地上,仿佛它原本就生长于此。落定的瞬间,包裹的灵气如露珠般自然消散,融入新地的山川之中。
月光洒落,镇上的孩童依然在梦中安眠,此地的灵气更加充沛温和,仿佛树木扎根更深,花开更艳。
邓小童的身影悄然出现在镇中,伸手轻抚过巷口老树的树干,感受着其中充沛的生机,微微一笑。
一念通玄,山河随行。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