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门前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溪河,早春四月,绿茵茵的河堤上,一排排棠梨树盛开着满树的梨花,在湛蓝的天空下洁白的花朵分外妖娆,像朵朵白云铺满河畔,倒映在水中。
河里的刁子鱼成群结队的到处游弋,把平静的水面划出一道道波光浪影。不时有一两只青蛙跳入水中,又浮起在水面,张开四肢,鼓着两腮的气泡,呱呱呱地叫着。这时,河对岸也响起阵阵蛙鼓声,此起披伏,小河便热闹起来。倏忽,一条布满金丝花纹的水蛇,扭动着身躯掠过水面,几条小鱼拍打起一团浪花,河水重归寂静。河面漂浮的树叶和花瓣缓缓前行,,一路东流去。
小时候常在这小河边,背着鱼篓,拿着一米多长的钓竿,沿堤岸追逐刁子鱼。河畔,那微风轻拂面着绿油油的麦浪,田野荡漾着金灿灿的油菜花香,轻盈的彩蝶在身旁绚丽多姿的飞舞,欢快的小鸟在路边的树丛间婉转啼唱。望着水中戏浪的游鱼,将挂着诱饵的鱼钩抛向刁子滑行的波浪,抢食的鱼儿拖动丝线,迅速扯起鱼钩,白晃晃的刁子鱼便甩落在草坡上,蹦跳着。我一边拾起鱼塞进鱼篓,一边哼着小曲,目光巡视着水面上鱼群划过的波痕,寻找新的猎物。那时候,大人们钓鱼多是整天坐守垂钓。大草鱼、鲫鱼是他们守猎的目标,但难免落空。我是边走边钓,主动出击,看到游鱼便抛饵,靠眼疾手快,颇似那个鲁迅笔下捕獾猪的少年闰土。练的一手刷刁子鱼的好身手,每次拿起钓竿去河边走一趟,总能给家人弄回几斤鱼来。
小河的上游位于两座大山的脚下,水库,湖泊多,河中长满丰腴的水草,水质清澈见底,成群结队的大草鱼穿梭在水中,曾用刷刁子的钓法追着鱼群抛饵,草鱼看也不看,快速游走,它们不是凶狠的抢食性鱼类,钓刁子鱼的方法用来钓草鱼当然行不通。刁子鱼生活在水面和中上层,对水面活动的虫子反应极快,像蚯蚓、苍蝇、蛆芽儿、蚱蜢作鱼饵,扔到水面瞬间就被叼走,甚至还可以用蛛网缠住鱼钩也一样刷刁子鱼,并且用蛛网不需勤换诱饵,带上一只装满香油的小药瓶,把裹着鱼钩的蛛网沾点香油,刁子鱼会抢食的更凶。一到夏季河面成群成片的刁子鱼浮在水面上觅食,那是钓刁子最好的时节,不用到处游走,拿着鱼杆,隐藏在河边的绿油油的芦苇丛中,泼洒些干牛粪和蛆虫饵料打窝子,等鱼群涌来,随着杆起杆落,一条条白刁甩上岸来,不用半天的光景,小鱼篓子里面就已经装的沉甸甸的满载而归啦。记得年少时在家钓的刁子鱼,晒满了红瓦房的屋顶,蒸、煎、炸、煮,母亲变换着花样做着各种鲜美的鱼餐,一年四季家人都有鱼吃。我常常逆流而上,或顺河而下,沿着河堤一路收获着钓鱼的快乐,欣赏着小河两岸的田园风光。
而今的小河已被城市的楼群包围,河堤光秃秃的钢筋混凝土坡面,虽没了蚊虫,青蛙也无藏身之处,鱼群也不知道逃亡何方。河堤两岸白玉石的护栏锁住河面,再也找不回我年少时躺在茵茵草堤上,仰望蓝天下棠梨花盛开的样子,再也看不到拿着手杆沿河走钓的少年矫健身影 ,过去的时光只留在我的记忆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