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贞观之治
主讲:姜鹏
上一讲我们说到,李世民通过跌宕起伏的玄武门之变夺得了大权,并在不久之后登基为帝,改元贞观。
说起贞观之治,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个词,开放包容。这要从唐朝和突厥的战争说起。我们之前讲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提到过,当时北方的突厥试图南下,进攻唐朝,这种攻势一直延续到了李世民登基之后。当时李世民刚刚坐上皇位,突厥的颉利可汗就率军到达了渭水之北,大家看地图就知道,这里距离唐朝的都城长安已经非常近了。而且更糟糕的是,在此之前,李世民已经派遣尉迟敬德到前线去阻拦突厥的军队,现在突厥已经到达这里,就说明尉迟敬德失败了,而以长安城的守备力量,也是不大容易阻挡住突厥的铁骑。怎么办,李世民决定铤而走险,自己出面,和突厥和谈。随后,李世民仅仅带着五位大臣,走到渭水边上,和颉利可汗签订了和平条约,但代价是巨大的,唐朝交付给突厥大量的财富。
李世民心里当然咽不下这口气,所以在贞观三年(629),唐朝趁着突厥内部发生分裂,大举出兵,不到半年,就取得了全面胜利,颉利可汗被俘虏,东突厥灭亡,而随着这场胜利,唐朝的版图也大大扩张,超越了以往历朝历代的疆域。王维的《使至塞上》里面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萧关在哪,在今天宁夏固原;燕然在今天蒙古国杭爱山。唐朝辽阔的疆土和磅礴的气势从这首诗里就可以窥见一斑。等到贞观四年,北方多个民族向李世民称臣,尊称他为天可汗。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处理内地的胡人。魏徵的建议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希望能把内地的胡人全部赶出中原,但是李世民最终没有听从这个建议,而是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爱之如一。不仅没有严酷对待各地胡人,反而启用胡人将领,这就使得唐朝的很多城市都成了国际化的都市,比如长安当时就有大量的胡人,唐朝包容开放的风气也越来越强。虽然这个决定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为安史之乱埋下了一些伏笔,不过这是后话,我们以后再提。
说起贞观之治,除了兼容并包之外,我们还能想到另外一些词,比如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而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起魏徵。
魏徵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僚属,曾经多次劝说李建成,让他早早地对李世民动手。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就特意叫来魏徵,说你为什么要挑拨我和我大哥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问的实际上非常不讲道理,明明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两个为了争夺皇位而拼的你死我活,关人家魏徵什么事。而李世民之所以这么问,是想给自己开脱。按照他的逻辑,玄武门之变,是自己被逼无奈下的被迫反击,而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之所以想要除掉自己,就是有魏徵这样的人在中挑拨。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魏徵其实很难回答,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魏徵面不改色心不跳,对李世民说,假如当初太子李建成听我的,早早的把你杀掉,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事情了。魏徵的这句话一说出口,很多人都吓坏了,因为当时魏徵可以说是以太子余党代表的身份去和李世民对话,他的回答也左右着其他太子余党的命运,结果魏徵居然敢说出这样的话。
可是李世民听了魏徵的话以后,却非常礼貌地请魏徵为自己效力,因为魏徵说了他想要的回答,秦王与太子的权力斗争不应该简单的用谁对谁错来评判,李世民和李建成没有错,魏徵更没有错,他只不过是为自己的主人效力而已,随后李世民又听从了魏徵的建议,允许太子余党参加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葬礼。这一事件让唐朝初年的政局在血腥的玄武门之变后很快稳定下来。
贞观八年,一个叫皇甫德参的八品小官上书朝廷,说皇帝李世民做得不好,有三大过错,第一,修建宫殿劳民伤财;第二,收取地租与民争利;第三,允许宫女梳高发髻,带坏社会风气。李世民看到皇甫德参的奏章以后,非常生气,觉得这是诽谤讥讽,魏徵就和他说,皇甫德参这么说话没有什么问题,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假如不在奏章里面说一些夸大其实的话,怎么能引起皇帝的注意呢。李世民想了一会,说也对,要是我惩罚了这个皇甫德参,以后谁还敢给我提建议呢。
所以李世民不仅撤销了对皇甫德参的处罚,还对他进行赏赐,没想到魏徵又对李世民说,皇帝您最近的心胸好像不太广阔。言外之意就是他觉得对皇甫德参的赏赐不够,所以李世民直接提拔皇甫德参为监察御史,让他主管监察官员。这件事之后,大家都知道皇帝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听取意见。这只是贞观年间广开言路风气的一个缩影。
我们都知道,贞观之治的一个特点是君臣关系和谐,政治环境宽松,大臣直言进谏,皇帝虚心纳谏。这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仅需要皇帝有开阔的胸怀,还需要大臣有十足的技巧和进言的勇气。在这一点上,魏徵做的非常出色。贞观十年(636),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去世,年仅三十六岁。这个长孙皇后是长孙无忌的妹妹,李世民很喜欢她。所以等到长孙皇后去世以后,李世民悲伤不已,撤朝多日,还特意让人在宫里面搭建了高台,好让自己能够随时看到长孙皇后的陵墓。有一次,李世民和魏徵两个人登上高台,李世民就把长孙皇后的陵墓指给魏徵看,魏徵说,是吗,长孙皇后的陵墓在哪呢,我怎么只看到先皇李渊的陵墓了呢。李世民一下就听出来了,魏徵这是在暗示自己,这样的做法违背孝道,所以不久之后,就下令拆除了高台。
总的来说,当时魏徵的策略是,所有的正确的决定,都归功于皇帝。有一次,李世民当众表扬魏徵直言进谏的精神,魏徵却说,我和这一众大臣之所以能够畅所欲言,全都由陛下引导。
但是人总有骄傲的时候,等到贞观中期的时候,皇帝李世民的自满情绪开始慢慢膨胀,贞观十二年(638),李世民在一次宴会上大赏魏徵,同时问他,说我这年的政务,和之前几年相比,你觉得怎么样。这明显就是想听好话对不对,结果魏徵回答说,皇帝您的确要比以前更加有威望,但是人心所向,却比不上从前了。
李世民听了以后非常惊讶,说怎么会这样呢。魏徵就回答,您刚刚做皇帝的那些年,每天唯恐听不到什么建议,总是千方百计的引导大家,而且每次都是非常高兴的接受那些建议。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您虽然还是能够听从建议,但是已经表现得不耐烦了。李世民听后长叹一声,说人难有自知之明。
魏徵的死,可以视为是贞观年间的一个拐点,贞观十七年(643),魏徵因病逝世,李世民废朝五天。在此之后,李世民经常和其他大臣们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魏征一死,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至此,贞观初年的那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也逐渐消解,那么在贞观之治之后,唐朝又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下一讲再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