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本的变迁

由于孩子高中数理化学的异常的糟糕,为了能给他点辅导,我重拾起高中物理课本。这一翻,我发现课本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记得在高中学习的时候,我们对于基础概念的深入是不足的,而且其实讲法也不算体系化。而现在的高中课本,一开始讲的是体系概念性的东西,比如说矢量与标量(如位移和距离的区别),还有对于如瞬时速度描述的深入浅出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微积分里求极限的思路)。这些概念真的难吗?真的不难。越早以体系化思考,就能奠定越扎实的地基。

书中还以现代化的实验方式及器材,取代了以前相对落后的方式,读起来有点像我看《托马斯微积分》的时候,里面讲到用现代的绘图软件来帮助理解微积分一样。科技在进步,教学方式也在进步,挺好。

唯有遗憾的是,现在的孩子即便有如此出色的课本,仍然不愿意好好学习,因为诱惑太多了。当前中国的大环境,有点像发达国家一度经济上来了但是思想没上来,培养的颓废一代。抱着手机刷短视频,玩游戏玩到疯,而他们犯错的成本只要200块(网上旧手机就这个价),哪个孩子还摸不出200块?他们在挥霍青春,及时享乐,说的就是“我要的就是简单的快乐,我就是走一步算一步”,甚至说的很自豪。

当我看到课本里有关牛顿这个单位的解释时,有多么惊艳啊。当初学这块的时候,我只记得1千克的物体重力就是9.8牛,这似乎就成了牛顿这个单位的定义。然后书中给出了其单位定义的更进一步(虽然我觉得还是没太说清楚,也许说清楚需要更底层的物理学解释)的说明。书中也明确了基本单位的概念,好像是7个,7个以外都是基于这些基本单位组合推导出来的。很有意思。

还有一点,当然是应试教育仍然没有改变。活到咱这份上,其实对应试教育不能说反感,应该是中性吧。因为如果没有应试教育,没有门路的人怎么脱颖而出?至少独木桥给了一个机会,但多数孩子是不会珍惜的。应试教育的坏处,就是做了那么多题,实际上更多的是利用了公式然后锻炼了数学的计算功底,而不是对物理学本身有了更深的理解。

面对应试教育,我们学的不算是真正的物理,而是物理公式的数学计算。这算不算是一种可悲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